2019年7月25日-8月29日期间,在指导老师陆剑锋教授与林琳副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从合肥工业大学出发,前往多地进行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的探索。
2019年7月25日,我们团队参加主题为“发展稻虾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2019年中国·滁州市龙虾节,看到了滁州市政府和民众为稻虾产业所做出的努力及工作成果,为产品打品牌、拓市场。陆剑锋老师就现场展销的“稻虾米”、“稻虾”等产品与农户展开了讨论,并在加工技术方面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力图帮助当地农户树立品牌特色、打响滁州市稻虾产品知名度,响应“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
2019年7月26日,为更深入了解全椒县稻虾共作模式产业现状,将“稻渔综合产业新模式”相关知识带向广大农村,我们来到了安徽全椒县银花家庭农场与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专业合作社两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科技交流活动。张银花女士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农场的规模、虾田沟田比等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合作社法人王如峰先生针对产业发展规模,他重点提出了“小龙虾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问题,并指出“虾禾369”稻虾轮作模式是最好的解决措施。
2019年7月27日,通过在安徽省全椒、滁州稻渔产业方面知识学习的基础,团队成员前往宿迁楠景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袁董事长介绍了公司的水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其实施的三产融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随后,我们参观了公司先进的水产加工车间,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认知能力。龙集镇万亩稻虾共作基地应用智慧渔业管理手段实现“一稻两虾”,主要利用反季节幼苗扩大市场。该基地通过产业引领、企社合作、劳务带动、股权分红、结对帮扶等措施,进行产业扶贫。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六个特色板块区域。随后,他带领我们参观基地龙虾馆,利用模型为我们具体介绍了稻虾种养的技术参数与沟渠宽高比。
2019年7月31日,科技支农帮扶团成员与安徽省巢湖市合肥南巢若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李昌虎先生展开学习交流活动。公司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多元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在会议中,李昌虎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的三个创始人,他们机缘巧合下毅然放弃稳定的事业并达成共识,决定从事与专业毫无关联甚至认知空白的稻虾产业。公司积极迈进“三个一工程”,创造了地笼智能报警器、稻虾田水质监测系统、自动水泵控制系统、循环水控制系统、稻虾田进水专用结构、稻虾田杂鱼清除系统和稻虾AB田模式七项农业科技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研发科技产品,力图将稻渔产业与科技结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南巢若水生态农业公司建立一年的时间已经实现了三产融合,科技与农业成功相融合的成就。
团队成员前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西湖村杰祥生态甲鱼养殖基地,负责人方国侠先生指出稻鳖共生模式养值出的中华鳖品质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提高了水稻品质,让一些以种稻为主业的合作社成员大大提高了综合收益,也使得许多农户依靠稻鳖产业而脱贫致富。随后,我们来到了稻鳖种养现场,近距离的观察了稻鳖养殖区。
2019年8月28日,上午,团队前往虾皇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张家窑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该基地是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张家窑基地设有常生稻试验田,对常生虾稻种养只需栽种一次、多年收米的模式进行深入探索。随后,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稻渔综合种养的循环水质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沟渠中水质的实时监测。在潜江市绿途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该合作社开展的相关技术培训服务流程,华山公司的“稻虾共作”模式让我们切实体会到合作共赢的土地经营模式带来的效益。“华山模式”以40亩为单位,实行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开创了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效、企业增利的新型利益链条。该合作社已经实现了地增量、粮增产、田增效的现代高效农业,为全省提供了可供推广复制的宝贵实践经验。
下午,我们前往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公司集小龙虾选育、繁育、养殖、加工、贸易、科研、检测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及其繁养面积广、加工产量大、出口创汇多、销售渠道全、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特色。随后,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小龙虾加工车间。莱克公司抓紧时代契机,进行线上天猫、京东、微信等全领域覆盖,提供渠道定制化生产,小龙虾加工量和出口创汇占湖北省总额的50%以上,真正在全球奏响了“莱克之音”。此外,我们还调研了潜江市龙展馆,通过“小龙虾+大文创”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大潜江龙虾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产业规模,进一步强化城市名片形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创人才库和智库,丰富文创产品,推动了潜江市文创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科技支农帮扶团亲身感受了稻渔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加工工厂,探寻了稻渔共作模式的技术条件与营销模式,详细了解了从源头到产品一整条生态产业链,切实体会到稻渔综合产业新模式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潜力。科技支农帮扶团不仅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模式知识层面有了拓展,而且领略了稻渔产业人的创业精神——有梦想、有激情、有实干、有坚持。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光有好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果敢与创新。而作为食品学子的我们更要学习这种精神,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稻渔产业。团队成员希望能够借此科技支农实践活动的机会,运用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大产业融合力度,实现水产品高附加值收益,解决水产品的时空局限性和限制稻渔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做到学以致用,帮助更多的从事水产行业的农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9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