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漫漫科研路历久弥新,只为求实探索电网真谛;他是中国电力系统第一位研究生,不从纸上逞空谈,只为实地把中华改造。虽年过耄耋,却仍未选择退休,继续坚守在科研一线;纵岁月如歌,仍铭记情怀担当,寄语后辈“任重道远”。他就是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余贻鑫。
余贻鑫院士是中国分布式电网领域泰斗,天津大学智能电网课题组带头人。所谓智能电网,或别称“电网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为调研智能电网领域的发展现状,天津大学智梦北洋暑期实践服务团专程拜访余贻鑫院士。
纸上习得终觉浅,若解此事须躬行
确定余老为采访对象并获取到联系方式后,实践队员立即召开会议,商讨申访细节,确定采访提纲。余老1936年出生,如今已年过耄耋。为避免无意打扰,实践队员选择发送邮件的方式,以期获得采访许可
很快我们收到了余老的回信:“十分荣幸,愿接受采访”。欣喜之余,队员们立即商讨采访提纲,从网上搜集资料,希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智能电网发展现状。队员张天姿提出:“可以向余老求解‘地球一小时’活动是否会对电网造成损害。”,队员陈恺铂提出:“我希望向余老请教未来我们这代人在这个领域能有哪些作为?”。
针对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科研道路、技术前沿等相关话题,实践队员列写出一份详实的采访提纲。待准备就绪,五位队员前往第26教学楼,实地采访余贻鑫院士。
万励千淘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
扣门而见,“老师您好!”,余老立即起身向我们回应:“你们好。”和蔼可亲的笑容立即打消了队员们赶来路上的紧张之情。一坐下,向余老阐明实践立意后,便进入话题。
余老接受采访
余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虽已年过耄耋,却仍思路清晰,言谈有据,仅就“什么是智能电网”问题,就为队员们讲解了一个小时。余老谈到,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国之所向,民之所依;而智能电网便是协调21世纪能源的核心。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水能十分丰富,但事实上,风能是水资源的一百倍,太阳能又是风能资源的一百倍,且完全绿色,如能加以更好地利用,将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产生重要意义。然而风能和太阳能无法持续利用,因为这两种能源形式存在于特定时间,属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智能电网对电力资源进行实时的补充、调度、分配,这就是智能电网重要应用之一。
队员们认真听取讲解
随着电网的逐渐发展,互联网的规则被应用到电网之中。余老介绍道,互联网所秉承的四大原则:平等、开放、共享、协作映射到电网领域,有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其背后的精髓就在于区域协同发电、对等标准送电、分时分区配电、互利共赢用电。为了便于理解,余老为我们举了我们国家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西北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区域电网的例子,详细阐述分布式电网的综合利用。
勤心耕耘六十载,为把匠心铸家国。
对于余老来说,“祖国”两个字在心里是那样沉甸甸的,激励着他矢志不渝地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走进余贻鑫院士的办公室,一张精心镶嵌的“老照片”非常醒目。那是在1963年的时候,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张合影。作为中国第一位电力系统研究生,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全国代表会议上,年轻的余贻鑫宣读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余贻鑫的论文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次接见,也让余贻鑫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余老向我们谈到:“我的学术生涯应该说就是从那时正式开始的。”
余老办公室珍藏的照片
余老1936年出生在北京,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至今余老的心中仍然回荡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铿锵有力的声音。1954年,余老带着纯真的梦想步入天津大学,从入学“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共产主义”的宣传口号中,年轻的余贻鑫读懂了党和国家对于“全国电气化”的期待。大学期间,正赶上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当时,余老便立志要成为优秀的电力工程师。如今,一个甲子的岁月已过,老先生仍不忘当年初心,坚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
不从纸上逞空谈,任重道远寄青年
当被问及当代年轻人应该有哪些作为的时候,余老满怀期望地谈到,如今的年轻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最近国家不断强调开发绿色能源,这必将意味着绿色能源领域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发展、大作为,同样电网必然需要跟着发展。现在电力系统似乎已趋于稳定,每年人均停电时间可以降在1个小时以内,但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先生用四个字寄语后辈:任重道远。希望年轻一辈不要忘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传统,在新时代主动承担起新担当、新作为。
余老的赠书与题字
采访临近结束之时,余老赠送每位实践队员刚刚出版的新书《智能电网基本理念与关键技术》,并在书前题字,请惠存。接过余老赠书,队员们心中不由产生敬仰之情。
窗外蝉鸣聒噪。通过和余老的一席泛淡,队员们收获斐然。不仅是对智能电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是被老先生言语间流露的家国情怀所感染。余老在努力研学的长路上屡创佳绩,但仍牢记肩负着的家国使命,用技术创新回报社会。这种精神深深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奋发学习,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奏响新时代最强音。
队员同余老合影留念
实践感悟:
阔别余老,我们不但被余老的学识所震撼,更为老先生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所感染。细推伏安即为乐,不用浮名绊此生。六十多年来,余老用自己的智慧与担当,为我们诠释什么叫做真心、真情、真担当。
——2017级本科生 周致毅
初见余老,心里还有些紧张,可随着访谈的进行,才发现这只是一位和蔼而又知识渊博的老人。从和先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格局,他的胸怀。访谈结束,只觉醍醐灌顶,对智能电网有了新的认识。
——2018级本科生 宋龙忍
很早便听闻余老,借这次实践的机会,终于亲身拜访余老。老先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是放眼于全人类的能源安全与发展,这样的气魄不仅让我们赞叹。十分感谢余老的赠书,我们定不忘任重道远的寄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17级本科生 龙艺丹
团队简介:
实践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在团中央“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下,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天津大学智梦北洋暑期实践服务团,将在2019年暑假期间在京津地区,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实践队由来自天津大学6个学院共计16名同学组成,由自动化学院团委副书记、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胡铁成担任指导教师,计划参观走访相关企业,并具体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旨在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信息,并对未来AI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做出展望。时值建国七十周年,在调研同时,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做到对国情社情的整体感知。智梦北洋,扬帆起航,愿凝心聚力,以青春之我,献礼祖国七十新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