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三下乡:脱贫攻坚——奉献青春力量

来源: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彝创文化

青春三下乡:脱贫攻坚——奉献青春力量

跟着心走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心中收获满满

三下乡 关于家乡

在我们的人生中写下浓重的一笔

最初的目的

凉山苦荞

2019年3月16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与美姑县共建苦荞产业扶贫示范乡启动会在美姑县举行。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为发挥本体系技术创新成果优势,探索帮助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与美姑县人民政府达成协议,2019年选择依果觉乡和拉木阿觉乡共建苦荞产业扶贫示范乡,为该县苦荞种植提高单产、打造品牌、加工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自“三五计划”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扶贫上习总书记更是说到“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从誓言“让山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到发出“聚集精准发力,攻克坚中坚”动员口令对平困群众始终念兹在兹、惦念在心。”

走访当地苦荞种植贫困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湖南工学院“赴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走访苦荞种植户脱贫攻坚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顺利抵达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依果觉乡古拖村,旨在深入苦荞之都观察苦荞生长状态,熟知苦荞从发芽到结苦荞麦到农户自产自销的整体流程,对美姑县依果觉乡古拖村苦荞生产销售状况与种植经营模式进行调查,学习并参与苦荞农耕文化等。

与毕支阿惹阿姨交流

到达目的地,得到当地相关工作人员的认可,全体队员就立刻与当地驻村大学生阿格布喜前往毕支阿惹家进行考察调研,交流过程中毕支阿惹阿姨从苦荞之都美姑县苦荞种植历史、年产量、使用方法等方面为队员们做了基础介绍。

与毕支阿惹阿姨合影

对苦荞麦产业技术系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队员们了解到了大凉山黑苦荞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当地苦荞对农户经济带动作用。通过分析本地苦荞与其他品种苦荞的优劣势,毕支阿惹阿姨对大凉山黑苦荞的发展十分的看好。

去往目的地的崎岖山路

为了更加深入的领悟苦荞麦产业技术系统,了解相关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以及了解十八大美姑县古拖村扶贫前后的村容村貌的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苦荞麦丰收情况。7月10日,“湖南工学院赴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走访苦荞种植户脱贫攻坚团”前往依果觉乡古拖村考察学习。

路上的点点滴滴

清晨伴着鸟鸣,沿着清澈见底的美姑河,领略一个又一个的彝家新寨风貌来到了依果觉乡古拖村对降档立卡户苦荞种植户进行走访调查,苦荞麦生长、产量、科技化的苦荞,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苦荞的农耕文化,并给与农户极大的鼓舞,让其继续坚持种植苦荞,并实施苦荞产业化、技术化、等一系列苦荞经济增收的措施。

在村民委员会合照留恋

7月10日至12日对需要走访的调研的地点进行踩点,取得相关部门的认可;7月13日至15日对古拖村村民进行苦荞的走访调研,并学习当地苦荞农耕文化和当地村民苦荞自产自销等成果;7月16日向依果觉乡乡政府汇报调查成果并与马书记深度交流学习以苦荞为中心的扶贫战略与苦荞农耕文化保护。

与马书记学习交流

7月17日至20日团队拜访美姑县苦荞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深入学习苦荞的未来发展战略。

与马书记合影

共青团湖南工学院委员会

2018年8月29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8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探寻刺绣产业
2019年8月4日八点时刻,朝霞满天、燕语莺啼,馕饼与米粥搭配的早饭香气仍萦绕于口齿之间。九点许,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新户镇中心校外的马路旁等公交车,乘坐1路车后在中途转站2路车,约半个小时后达到木垒县哈…
探访刺绣产业
2019年8月4日八点时刻,朝霞满天、燕语莺啼,馕饼与米粥搭配的早饭香气仍萦绕于口齿之间。九点许,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新户镇中心校外的马路旁等公交车,乘坐1路车后在中途转站2路车,约半个小时后达到木垒县哈…
刺绣产业
2019年8月4日八点时刻,朝霞满天、燕语莺啼,馕饼与米粥搭配的早饭香气仍萦绕于口齿之间。九点许,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新户镇中心校外的马路旁等公交车,乘坐1路车后在中途转站2路车,约半个小时后达到木垒县哈…
访刺绣文化产业园
2019年8月4日八点时刻,朝霞满天、燕语莺啼,馕饼与米粥搭配的早饭香气仍萦绕于口齿之间。九点许,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新户镇中心校外的马路旁等公交车,乘坐1路车后在中途转站2路车,约半个小时后达到木垒县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描绘农村发展新蓝图
为了很好地进行基层党组织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情况的调查,7月8日到7月19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暑期乡村文化振兴小队赴中江县富安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实践过程中…
学习了割绒手工鞋垫——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月21日,我们学习了割绒手工鞋垫。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践中,我们走访了割绒手工鞋垫的制作地点,参观了制作过程,了解到了手工过程中的不易。纳绣是属于中国传统手工鞋垫的一种,临沂地区的民间手工艺…
走进沂蒙老区 薪传革命革命精神———一枝独“绣”实践团
走进沂蒙老区,薪传革命精神今年暑假,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暑期实践专项调研团赴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区展开了红色实践活动。山东理工大学学子通过参观遗址、拜访老兵、行业调研等多样实践形式追寻先…
红色的热土,马牧池红色影视基地
马牧池红色影视基地,位于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区,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先后有电视剧《沂蒙》《沂蒙六姐妹》《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电影《斗牛》《岛城风云》在此拍摄。有很多…
军和民交融的红色鱼水情——沂蒙红嫂手工布鞋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铺天盖地的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手工做的东西显得尤为珍贵起来,在过程中注入感情和投入精力,无论是舒适度还是外观是那种毫无感情的机器所比不上的。沂蒙红嫂们的手工布鞋,一针一…
请回答1949~2019,聚焦70年家·国变迁
请回答1949~2019,聚焦70年家·国变迁调研结论一、衣食住行从“生活需求”的基本问题变成了个性化时代背景下的“个性选择”。建国七十年来,一代代人亲历着衣食住行的变化,他们也正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通过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