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踏传统之路,再寻文化自信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吴艳

响应时代的号召,担起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大旗。在故土家乡里追寻传统文化的足迹,再问先代的传奇,架起当代与传统的桥梁,勾起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抱着这样的信念,伴着稻花香,夏蝉鸣,一路走到大路的尽头,便瞧见一条青石子铺成的小道。我似乎能想象往日的前辈,踏过这条小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得的逍遥坦荡。

作为吴氏后人,第一站,便积极的来到了吴家花屋。据多方了解,吴家花屋位于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茨沟村,距汉阴县城五十公里。吴家花屋是湖南长沙善化县移民吴氏家族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公元1756年)年至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年间迁徙当地时,留下的祖居,具有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它是由汉阴县漩涡镇吴氏移民家族第二代季伦公吴敦伍于咸丰元年(1851)历经三年建成。引一段官方资料:茨沟吴家民居位于汉阴县漩涡镇茨沟村,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该民居坐东向西,呈对称两进式院落,叠瓦压脊,合瓦覆顶,前后檐均有勾头滴水,正房为梁搭墙结构,11架檩。厅房为抬梁式梁架结构,厅房和厢房有木板回廊。整座建筑除正房外均为青砖砌墙,正房为土坯墙。对研究汉阴地区建筑选址、风格、雕刻艺术都有一定的参考。

走进吴家花屋,感觉到了它的风烛残年,也依稀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显然与山西、关中诸多大院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在当年山大沟深穷乡僻壤的陕南漩涡镇可是远近闻名。屋内见到了至今留守祖居,花屋的第六代孙吴大林,一名乡村医生。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了花屋的衍化史:他先祖于清朝乾隆年间由湖南长沙善化县迁来,最初落脚在漩涡堰坪村。靠打长短工、租田佃地、垦荒修田而逐渐发家,咸丰年间花屋先祖吴敦伍由堰坪总祠堂分出,选择此地单门立户,修建祖屋。之所以起名花屋是因为有着雕梁画栋、镂空门窗,再加上花屋主人种花养草,香气飘逸;东西两进院前边为家族公共活动区域,后边住老爷,南北两偏院住少爷,门楼进来北边一排房是供吴氏子弟启蒙的私塾学堂,花屋正对着的东面是茨沟几千亩肥沃的梯田。1949年土改时,花屋一下子住进十几户贫下中农,被分割成零碎空间,结束了它的辉煌岁月。

两百多年来,吴家花屋家族对当地的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过不可埋没的贡献。几代人由兴修梯田发展农业,继而开设货栈兴办商贸,再到兴学重教培养人才,可谓是惠及后代。花屋始建者湖南善化移民二代、吴家花屋一代季伦公吴敦伍,因垦田赈灾曾被诰封记过军功;二代吴正恩,县考贡生,人称“贡老爷”;三代吴学瀛,乡试举人,曾任甘肃金塔县和陕西洋县县令;四代文字辈里,有上北大的留日的,任过省县督学、县小校长、镇长乡长等职;五代明字辈里,诸多人在延安抗大学习、革命烈士、党政干部、教师等;第六代大字辈里,更是人才济济,不一列举。

走出吴家花屋时才得知,不久吴大林也要搬离花屋,政府为了发展凤堰古梯田生态旅游,传扬移民文化和农耕文化,决定修复吴家花屋,工程队现已进入,已经开始对南边偏院的修复施工。等到吴家花屋修复完毕,将会成为汉阴凤堰古梯田群开放式生态博物馆的一个热门参观点。

在吴家花屋修复的期间,许多人士都感叹这是一个家族的再次重生,其中不乏有许多文人墨客撰文感慨,其中吸引我的就有陈绪伟之作:

凤山深处

冷水河畔

一个家族的记忆

一幅油画的斑斓

岁月把你珍藏太久太久

你羞涩不与人见面

精致、古朴、宁静

历经风雨沧桑多变

砖墙筑起一道青色

瓦片覆盖成一片藏蓝

还有槅扇花窗

还有雕梁门檐

鼓儿墩的莲台

龙腾凤舞的神龛

涂抹出乡野的清雅与烂漫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移民的风情与智慧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明清两朝的心态与容颜

虽然许多色彩

都已风化剥离

虽然许多物件

都已遗失朽残

但剩下一些永恒的思想

遗留了一种柔韧的风范

时间与理性相逢

才发现这是文化遗产

拾起那些已忘却的故事

走乡串户你说他传

捡起那些早已沉寂的诗文

搅动文人书家泼墨笔撰

欲把天上金色的太阳拽住

来照亮这古老的花屋

这修旧如新的大院

一花一屋一口天

对于所游之处,没有提前多么充裕的准备,但看到后也就有了想要更加了解的心。这似乎也是许多传统文化的现实处境,在物质文明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别空虚了我们的精神庙宇。隶属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比如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对待我们自己的东西,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继承传统文化,高举民族大旗。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孔子学院早已在世界的多个角落落地生花,汉语热也掀起了国际文化的潮流。而此时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更应当自觉扛起中国文化的大旗,重拾文化自信,走向世界。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的风采,从而带动中国经济,中国政治的多方位发展。当代青年的我们,也应当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携手传统文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郑州市部分地表水域之如意湖水样调查
为了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学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
“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活动
“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活动7月10日,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开展对路人进行问卷调查活动,本次活动由徐州组组长龙飞澎同学组织,徐州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上午10:00,…
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召开见面会
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召开见面会为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进行,5月25日,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在博学楼四号楼A306召开见面会,见面会由记者团负责人黄御封主持,记者团全体…
“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开展敬老院采访活动
"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开展敬老院采访活动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以及增加记者团成员的采访经验,6月24日,在负责人黄御封的带领下,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小雨点实践队关于郑州市部分地表水域的调查情况
为了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节水护水宣传服务的大力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切实感受到祖国建国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志愿服务…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小雨点节水护水暑期社会实践队”展开了对郑州市黄河流域水情水况的实
为了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节水护水宣传服务的大力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切实感受到祖国建国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志愿服务…
正定古城话古今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展开。因此,我选择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雨点节水护水宣传团赴郑州市人民公园
2019年7月10号,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快又好”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性社会,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党中央下达了怎样加强环境保护的诸多建议,也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在…
一入千年韩城里,街巷楼塔庙无言
我的家乡韩城是一座小城,古称“龙门”、“夏阳”,位于陕西东部黄河西岸,是关中盆地东北隅一处静默而动人的风景。“一入千年韩城里,街巷楼塔庙无言。”这是《时代人物》主编柴广翰对韩城的描述。韩城是史…
小雨点社会实践队之张李垌村的宣传和访问
2019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主办的《河南省环境与健康素养》宣传项目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雨点节水护水”宣传实践队承办,目的在于协助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开展《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