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安徽省芜湖市特有的美术工艺品。不同于传统的国画、雕塑艺术,芜湖铁画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素有“巧夺万代所未有”之美誉。
7月16日上午,芜湖市镜湖区大砻坊社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芜湖市铁画协会副会长李庆老师。在得知安徽师大学子“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的支教主题后,李老师欣然接受了团队关于芜湖铁画艺术的宣讲邀请,做客大砻坊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铁画宣讲课。
匠心锻造,风韵独具
李庆老师出身铁画世家,是新中国铁画事业创始人储炎庆之孙,对铁画艺术可谓是耳濡目染、了若指掌。李老师介绍说,铁画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一绝,绝在它繁复精细的“打活”、“钻活”之中,出稿、剪样、砸形、烧打、上漆蜡、上框样样不落,处处精致,方能成就一副优秀的铁画作品。
(图片说明:李庆老师为同学们介绍铁画《奔马图》 图片由薛瑞提供)
以大型铁画《迎客松》为例,根根分明的松针、刚劲遒健的树干,皆是铁画艺人们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整幅作品由三十多人通力合作、耗时两余年才最终完成。手工艺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着实令人钦敬。课堂上,李庆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以徐悲鸿的奔马为原型创作的铁画。这幅《奔马图》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西方透视原理相结合,刻画出马蹄精瘦、马鬃飞扬的细节,使作品动态逼真,风格独具。在场的孩子和志愿者们无不啧啧称赞。
独步艺坛,享誉世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闻名全国,享誉世界。李庆老师的外公,铁画大师储炎庆先生与弟子合力完成的铁画作品《迎客松》是现代铁画工艺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从它问世至今,始终被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重要位置,迎接八方来宾。几十年来,无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迎客松前合影留念,也将精妙的铁画艺术展示于世人面前。
(图片说明:李庆老师展示芜湖铁画代表作品 图片由薛瑞提供)
据李庆老师介绍,储炎庆先生曾经带着他的铁画作品《松鹰图》和花木草虫六幅应邀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震惊巴黎艺坛。不仅如此,储炎庆先生的其它作品也曾在意大利、日本、匈牙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自始,传承人薪火相传之中铁画艺术逐渐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精神万古,气节千载
课堂接近尾声时,李庆老师介绍了芜湖铁画的当代发展状况。在芜湖,乃至全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利益驱使下,高质量的铁画作品数量有所下降;艺术与文学素养兼备的铁画艺人稀缺,铁画艺术面临失传困境。“师傅比徒弟多”,李庆不禁感叹道。
在这种境况下,当代芜湖铁画也正积极地寻求转型突破,如开发铁画钥匙扣、研制易于学习和操作的相关器械、开设铁画艺术公益性讲座等。李庆老师特别提到,他所在的储氏铁画工艺品美术公司已经与芜湖市多所小学展开合作,在小学增设铁画兴趣体验课程,让更多芜湖本地的小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力量。
“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手工业在发达国家却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是因为手工艺品承载着人的创造思想,具有文化的温度,是一门艺术。”这是李老师的原话。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在参观芜湖铁画时即兴题词曰:“精神万古,气节千载”。作为芜湖乃至中国特有的文化印记,铁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创作力之积蕴,是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其精神万古,气节永存。
(图片说明:李庆老师介绍芜湖铁画传承现状 图片由薛瑞提供)
铁画宣讲课程是一个窗口,一个承载孩子们非遗文化传承意识的窗口。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铁画作为非遗项目,应该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和重视。通过李庆老师的宣讲,我们应该意识到:非遗文化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唯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