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27日电(通讯员 马可)
2019年8月27日,来自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奥特曼不打小怪兽”三下乡 | “服务乡村振兴”专项市级实践队的20名队员,奔赴重庆市开州区竹溪镇,围绕“脱贫攻坚•教育下乡”主题,服务农村,调查了解农村脱贫攻坚情况,寻访发现的脱贫攻坚一线典型人物事迹,帮助留守儿童教育辅导作业,依据地方特色产业,宣传经济农产品,帮助促进脱贫攻坚。
在罗主任的带领下,第一二小组成员走访了第一家建卡贫困户,户主曾为地方干部,现为村委会计,生活主要来源于土地流转,第二家居民也为建卡贫困户,户主陈先生离异且要抚养两个都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在政策的帮助下,成为了交通劝导员,月薪1400左右,再经过自己的务农和养殖贩卖牲畜,月薪为3000左右,足以一家人生活,实现脱贫。据了解,政府在扶贫村设立了三个扶贫公立职位,交通劝导员,环境保洁员,森林管护员,帮助贫困村民在不能离开家乡的前提下,施以国家帮助,实现最基本脱贫。第三户人家女主人患肾病十几年,在成为建卡穷困户之后,住院医疗费补贴几万,总计医疗费花了十几万,户主儿子在扶贫政策下从高三开始政府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上大学之后,政府进一步补贴一万一年。
男户主为该户人家的生活支柱,生活来源为务农和砖匠。第四户人家男主人因因为瘫痪在床几年,申请为建卡贫困户,政府补贴生活费和理疗费,现今男主人痊愈,实施土地流转和在外务农。
据罗主任介绍,当地农民基本以土地流转和当地务农为主要生活来源,在政策的帮助下,实现人均500元的支出修建跨河大桥,从原来的撑船渡河变为现在的车辆顺通行驶,土地在政府技术人员帮助下,由普通土质变为硬土,建立柑橘扶贫产业基地,在政府派遣的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的努力下,实现人人基本脱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3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