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溯瓷都历史,传承工匠精神

来源: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张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天是我们的寻迹昌南团队开始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早起的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空气中弥漫着清爽的气息,令人忍不住想多吸几口。我们每个人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整装待发,保持着非常好的精神状态。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愉悦地哼起了歌,真是令人期待之后的旅程。

来到了中国陶瓷博物馆,面向着那块石碑,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感觉这块石碑,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时光在它的身上刻下痕迹,岁月在它的脸上留下皱纹,可它,依旧如此坚定。它便屹立在那,看人来人往,感沧海桑田。它就是这方天地的守护者,它在,这段历史,就在。

我收起了嬉笑的心态,开始认真,肃穆地走进博物馆,开始浏览着,回顾着,陶瓷的历史。刚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恢宏大气的穹顶,以及望之无尽的阶梯,这是怎样一种磅礴的气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在这穹顶之下,就是要尊重历史,增强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埋根在此地的深绵历史发扬光大,将景德镇精神传承不断。

“瓷业高峰是此都,”看到这个入口,我不由自主的扬起了嘴角,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对景德镇的概括,但我知道,这是对前辈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的飞速发展不愧于郭沫若先生的即兴挥毫,不愧于景德镇的瓷都美名。

景德镇三个大字,镌刻在大门之上。我走进展览馆,便是对景德镇的大致概括,“水土宜陶,天赐景德”是自然环境,造就了景德镇的基础。西临鄱阳湖,北靠长江,孕育景德镇肥沃的水土,河川纵横,气候适宜,令人们得以在景德镇繁衍生息。世界瓷都横亘在壁画之上,醒目且骄傲。“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冶陶技术的发展,瓷业逐渐从景德镇自然经济中分离出来,“村村窑火,户户陶埏,”它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经济支柱,立镇之本。经历了朝代的更换,衰落或崛起,景德镇依旧顽强生存,屹立不倒,也许,这就是这所城市的魅力吧,哪怕窑场衰落,艰难困苦,但举一城之力,直面所有的不利条件,乘风破浪,迎接发展与新生。

这就是,一所以单一陶瓷产业支撑一千多年发展与繁荣的城市,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绝无仅有的,景德镇。

随着指引,我们追根溯源,追寻着景德镇的陶瓷之路。我并不懂瓷器中所蕴含的奥妙,但我懂的是,每一件,都是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许它们略有些朴素,但雕刻在上面的一笔一划,见证了这一切。我感慨与魏晋的创意,也惊叹于乾隆之后的精美。在展厅之内,听到过一些趣事,被誉为“红色官窑”的神秘的7501瓷,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975年1月,设在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供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称为“7501工程”。但由于生产过多,导致7501瓷有所剩余,于是当成福利分发给工厂工人。但工人们以为只是普通的瓷器,不以为意。但赵波先生慧眼如炬,看出了该瓷器的精美,用5元钱,就买下了这套具有特别意义的瓷器,将其收藏与中国陶瓷博物馆。听得了这一趣事,我忍俊不禁,人生便是如此的奇妙。不过也有令我沉痛的事,高岭土越来越少,优质的瓷器也越来越稀有,我们需要正视眼前的资源,不竭泽而渔,为了景德镇瓷器事业可持续发展。高技术陶瓷产业应运而生,涵盖了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电子陶瓷、生物陶瓷、蜂窝陶瓷等领域。依托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本地院校的科研力量,通过与各大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合作,吸引国内外领先的高技术陶瓷人才和科研结果。“中国(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蓬勃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高技术陶瓷领域最具权威性,学术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学术活动。

最后的最后,是郭沫若先生的亲笔题词,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贵逾珍宝明逾镜,画比荆关字比苏。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郭沫若先生的题词历历在目,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相信,郭沫若先生挥毫时,一定是大笑写意,自信豪迈,我也相信,景德镇一定能继往开来,大步迈进,向着新征程勇敢进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衷心祝福瓷城的后人们传承先辈精神,用汗水与才智去续写瓷都的骄人历史,用彩笔去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3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碧山实践队探寻四川油建精神

作为未来的石油人,为提前了解油气井一线的工作情况,2019年7月19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碧山实践队”一行10人赴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进行了参观与学习,那个拥有全中国第一…… 吴林霜 黄伟哲 吴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赴自贡市参观页岩气生产基地

7月25日,由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石油工程专业和油气储运专业的10名同学组成的碧山实践队来到了内江市威远县的页岩气开采现场。上午九时队员们统一乘车到达威远县,随后在队…… 杨嗣民 吴林霜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访采气工作第一线

7月24日西南石油大学碧山实践队,在队长黄伟哲的带领下,一行十人组成的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自贡市自流井区凤凰坝工地现场,在当地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真实的现场工作环境和机械设…… 刘梦云 黄伟哲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四川油建行:感受铁人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凤凰坝,是中国首家从事天然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主营各类介质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石油化工装置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主要…… 张益铭 何宇娇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赴威远钻探平台:我为石油人,风雪何所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践行西南石油大学“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大精神,为了更深入地感受石油人精神。2019年7月19日下午1点30分,由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十名同学组成的“碧…… 魏敏 吴佳丽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采气现场,采访一线工人

自流井区是四川省自贡市行政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浅丘陵地带,天然气储备丰富,供应充足,并且有大量的卤水资源。为进一步了解自流井区天然气的开发过程,近距离感受一线工人“艰苦创…… 吴佳丽 杨嗣民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走进走进一线,采访一线工人

自流井区是四川省自贡市行政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浅丘陵地带,天然气储备丰富,供应充足,并且有大量的卤水资源。为进一步了解自流井区天然气的开发过程,近距离感受一线工人“艰苦创…… 吴佳丽 杨嗣民 刘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学子赴威远钻探平台实践学习:传承铁人精神,践行时代梦想

2019年7月19日,为了更好的把握习近平主席“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了解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传承铁人精神。由西南石油大学张继老师指导,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10名学生组成的…… 何宇娇 魏敏 杨嗣民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修建红旗渠的现实意义
十年九旱,是林州人修建红旗渠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来到了林州当地的河流进行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的水域分布及修建红旗渠的必要性。下午,我们来到了洹河,在观看了洹河流域的水流及水质现状后,认为水流并…
追溯瓷都历史,传承匠人精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今天是我们的寻迹昌南团队开始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早起的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空气中弥漫着清爽的气息,令人忍不住想多吸几口。我们每个人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整装待发,保持着非常…
赴黄泥镇暑期调研有感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安徽农业大学赴黄泥镇对环境整治状况的调研活动,这次活动的中的所见与所闻令我感悟颇深。我们对农村“三大革命”及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情况,进度以及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村“三大革…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垃圾分类进课堂
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从小就有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不容小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时此刻的我正站在黄河边上,看着磅礴的河水冲刷着两岸的岩石,继而向东流去,耳边仿佛响起了李太白这句千古绝唱。今天我们来到位于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壶口瀑布,早就听说…
“无感经期”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无感经期”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无感经期”赴济南关于年轻女性经期用品的使用情况,对经期用品卫生棉条的认识、看法、普及情况的相关探究调查研究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走进梁家河
2019年8月21日,河南理工大学“感悟延安精神,共创美好未来”实践队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安排下前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梁家河等地参观学习。上午,全体成员乘坐大巴前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聆听…
感悟延安魂
2019年8月21日,河南理工大学“感悟延安精神,共创美好未来”实践队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安排下前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梁家河等地参观学习。上午,全体成员乘坐大巴前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聆听…
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晨光”志愿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大学生网报8月26日电(通讯员顾岩岩)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做贡献。晨光志愿服务队于7月14到8月17日在阜阳、芜湖、安庆、淮南、蚌埠…
临沂基层老党员教会我们:赤诚一生,无悔热忱
今年暑期,很荣幸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薪火相传实践队的一员,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和当地基层老党员面对面交流,第一次通过交流研讨的方式,去学习临沂基层老党员身上的精神与品质。其实在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