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选择重访襄渝铁路建设道路,并深入研究铁道兵精神的传承与发展。7月4日,铸铁道兵魂队来到了武当山老营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并有幸采访到专门从湖南前来缅怀战友的铁道兵战士唐孟林老爷爷。
采访伊始,唐孟林首先向队员们陈述了他的家乡所在、从前所在部队的名称番号以及他所参与建设的铁道线。他是湖南邵阳县人,曾是铁道兵5751部队26分队战士,1949年出生,1968年3月入伍,1969年4月修完成昆铁路一年多后从云南元谋来到湖北十堰参与到襄渝铁路的建设。唐爷爷说他19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刚参军没多久国家作出修建成昆线铁路的计划,于是刚入伍没多久的唐孟林战士便背上行囊和他的战友们投入到成昆铁路的建设中。成昆铁路建成一年多后,唐爷爷有辗转来到湖北襄樊参与襄渝铁路的建设。 在襄渝线的施工过程中,仅1971年一年铁一师就突击完成隧道桥梁40余公里、土石方数百万立方米。这在当时机械设备落后的施工条件下,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模范团体和个人。在重峦叠垒的武当山区,五团十六连的指战员们担任五余公里的隧道开凿任务。下道坑旁洞和斜洞的各种道坑里灰尘大、空气潮湿闷热。战士们在洞中施工,终年都是赤膊上阵。进洞一身汗,出洞一身泥,个个都像泥人。
当时,担任武当山隧道进口总指挥的是五团副参谋长杨成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他每天指挥电平车、土斗车在纵横交错的坑道中运行,把一车车碎石运出洞外,又把一车车钢材、木料、水泥运进洞内。洞中恶劣的环境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矽肺病,但他仍坚持工作在施工第一线。
图为唐老爷爷向队员们讲述襄渝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春江 摄
回忆修建襄渝铁路的艰难过程,唐孟林老爷爷想起了自己的老乡——铁道兵陈农清的故事。在那个年代,修建铁路并没有太多的机器设备支持,更多的是靠人工,一点一点亦步亦趋地向前修进。修建铁路少不了挖掘隧道,铁道兵战士们在沙洞里放置点炮眼,再由战士进行点炮。陈农清烈士便是其中的一名点炮员,在一次点炮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一个点炮眼突然意外爆炸,将陈农清烈士的一条腿炸断,彼时情势严峻,陈农清强忍着剧痛用剩下的一只脚跳着向外走,大概走了十几步的距离,剩下的三十多个点炮眼纷纷点响爆炸,随后战友们紧急将陈农清送往医院治疗,并将他的那支残腿埋了起来。
铁道兵战士们就是这样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每一次出任务都像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可他们无怨无悔,用血肉之躯筑成意义重大的军事运输铁路。遗憾的是,第二天晚上唐老爷爷他们收到了陈农清过世的消息。于是,战友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将陈农清的断腿从隧道的废墟中挖出,带到医院,和陈农清战士的尸体连拼完整。最后战友们与陈农清告别。
图为唐老爷爷感触颇深对牺牲的战友们留下的最想表达的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世齐 摄
50多年过去了,时间淡化了人们的很多记忆,可是无论多少年过去,唐老爷爷对他当铁道兵的经历却记忆如新。这是发生在唐孟林老爷爷身上的故事,牺牲的是他的老乡陈农清。面对老乡陈农清的牺牲,唐孟林老爷爷十分悲痛。唐孟林老爷爷还说,毛主席说过铁道兵的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铁道兵虽然很辛苦很累,但铁道兵不怕苦也不怕累,更不怕死,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队员们问唐孟林老爷爷看着身边的人去世牺牲了会怕吗,他笑道,“怕当然还是会怕的,但我们要前仆后继地继续修建铁路,我们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面对身边人的离开,我们只能更加的小心注意安全。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还得接着上。我们可以牺牲,但任务一定要完成!”
图为采访唐老爷爷结束后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春江 摄
临了,唐孟林老爷爷鼓励青年学生努力拼搏,奋勇前进。将铁道兵精神传承发扬下去,为祖国建设与社会发展奉献自己。
“在现代,铁道兵的兵种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铁道兵精神却永存人间。”采访结束之际,一名队员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