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探索边寨文化感悟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肖春燕

(通讯员 肖春燕)怀着对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憧憬,一大早我们队坐火车来到了庐江县,接着我们做了两个小时公交来到鲍店村,坐在公交车上,我大致观察了一下当地的环境,发现虽然房屋不少,但人烟比较稀少,到了县中心人和店铺才慢慢多起来,路过了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条件都还不错。此外,庐江县这边的道路修的很不错,宽敞平整,但交通并不发达。

将近中午,我们到达了宾馆,令人十分感谢的是,这边的镇政府给我们安排了食宿,条件都非常不错。在午间休息后,本来安排是兵分两路,一组去镇政府,一组去黄山寨,由村长带领,向我们介绍黄山寨具体情况。遗憾的是镇政府今天领导不在,于是全员便动身去了黄山寨,路边风景清新优美,田园风光令人为之向往。但由于村长临时有事,我们又去了村支部,沿途路上,我们采访了两位老人。因为怕时间来不及,有两位队员先行坐电动车去了村支部,余下的人在去的路上,想顺便去路边的村民家做调查,令人惊讶的是,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空村”,每家大门紧闭,人烟稀少。

在村支部,村党委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一些人口情况,农产品种植业,旅游,扶贫项目,我们对当地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晚饭过后,我们开了个会,每个人都讲了讲自己的感触,分配好了明天的任务。经过一天的奔波,大家虽感疲惫,但对第二天的工作干劲十足。

第二日上午,我们兵分四路,第一组去指挥部,了解黄山寨的旅游规划文件,第二组去采访盆栽种植大户,第三组去老教师家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渊源及神话故事,第四组,也就是我们组去采访金丝黄菊种植大户李庆月。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李庆月先生承包了120亩金丝黄菊,金丝黄菊是从黄山引进,每年能产2000亩湿花,经过专门的烘干技术加工后,能有200斤干花,每斤25元,年纯利高达60万,每年花开时,有许多的外地游客来此赏花。在种植时,有许多要注意的方面,其一是草虫害,在每个田垄上都铺了黑膜,防止杂草长出,分散了金丝黄菊该有的营养。其二是产量问题,一根枝条上会长三四个花朵,但最后只能留下一个最大的,其余的剪掉,这样品质才会更好,会请扶贫户来剪,剪之前会有专门的培训。本地的金丝黄菊在周边地区,甚至是全国都赫赫有名。

(图为庐江县鲍店种养专业合作社特色种养扶贫基地)

下午,我们全体去黄山寨山脚的村落做调查问卷,发现大部分村民持支持态度,但对生态旅游建设具体状况大多不了解,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怎样。反馈最多的问题是,政府不让弄养殖,拆了猪圈,征收了田地,但田地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许多都荒凉了,虽然政府给了补贴,但并不足以支撑家用;政府请了外地的施工团队来建设,不用本地村民,本地村民觉得就业机会少。

第三日上午,我们去了青山湖,青山湖湖水清澈,被林木青山环绕。青山湖是人工湖,属于一级水源保护地,区域内有野鸭、野猪国家保护动物,湖内养了各种鱼类,主要用来净化水源,不大用于增加经济收入。管理人员反应,该块水域比较难管理的是垂钓,青山湖为了防止饵料污染水源,影响村民用水,禁止垂钓,但仍有人会违反规定前来偷偷捕钓鱼。每个月环保局会来检查水质,青山湖这边的管理人员每周三也会定期绕湖检查是否有污染源。

(图为美丽的青山湖)

之后,我们便在青山湖周边调研采访,我们采访的那一块村落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还是泥巴路,下完雨后泥泞不堪。有村民表示因为之前建高速公路,占用了土地,政府却没有给补贴;此外,村内用水十分不便,自来水根本不够用,农田也因为水资源缺乏而荒废,居民收入来源十分有限。联想到黄山寨山脚的村落,我认为旅游开发暂时无法惠及到周边稍远村落,长此以往,便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当然,当地的旅游建设开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中心向外慢慢辐射扩散

下午,我们参观了黄山寨脚下的茶园,经历重重陡峭的石阶山路登顶了黄山寨,黄山寨确实有旅游开发的潜力,山顶可以俯瞰远处的湖泊、连绵起伏的青山及村庄,蓝天白云,风景宜人。但我们也观察到:山上没有厕所,树木丛生杂乱,石阶上碎石凌乱,防护措施很少,山顶甚至没有,道路狭窄,通行不便。下山时,我们看到了两只山羊,一黑一白,轻巧一跃,跃到了石块上,很有灵气。

最后一天,我们分工整理这几天的材料,中午便乘车返回合肥。将近四天的三下乡,让我见识到了很多。以前总说乡下风景好,田园风光令人为之向往,却总是忽略了当地村民生活的不易。总的来说,大学生确实应该深入基层,只有切实的考察调研,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9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李松】社会实践感言

【实践感言光电学院李松】社会实践感言8月5日,正道的“光”抗疫666实践队对今日的实践内容进行了线上视频会议,确定了今天的任务。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两天的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进行汇总…… 林公子爱吃 烟台大学查看全文 >>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 实践队进行调查结果概括并制表

【最新动态光电学院】实践队进行调查结果概括并制表8月5日上午八点,正道的“光”抗疫666实践团再次进行了视频会议,确定今天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视频会议截图)经过两天团队成员…… 林公子爱吃 烟台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

最新发布

裁云镂月,深山名绣——记湘潭大学DV节组委会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暑期调研活动
2019年8月19日,DV节组委会暑期调研团正式开始了在花垣县的调研。花垣县位于湘黔渝交界处,总人口31万,其中77%是苗族人,占比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百里苗乡”。而苗绣,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他们飞针…
越崎学子在小井体悟红色精神
7月30日上午9时,“中国心、烈士魂——寻访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团第一分队来到井冈山小井,在带队老师肖仕榜的指导下,开展第二部分实践活动,分队成员包括宋钰、李烽硕、刘奇、隋天雨。实践团首先…
“学海摆渡人”团队赴山东省青岛市啤酒节现场进行体验和调研
7月16日,管理学院“学海摆渡人”团队赴山东省青岛市啤酒节现场进行体验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旨在通过现场体验啤酒文化节上的创新元素、感受现场的文化氛围,来了解新兴文化创新的独特之处7月16日晚上,团队成…
“放飞梦想,童享时光”----我们陪孩子度过愉快的暑假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以梦之名,青春同行”实践队赴佳山乡妇联、文化宫的政务实习实践于7月15日开始。志愿者们为辖区的孩子们制订了一周的活动方案,并在濮海霞站长,傅家菊副站长的帮助下如期举办。“…
学海摆渡人”队成员集体赴山东省青岛市老舍故居进行参观调研实践活动
7月18日,管理学院“学海摆渡人”队成员集体赴山东省青岛市老舍故居进行参观调研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地体验、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的形式,对于青岛老舍故居周边的文创产业进行调研。队员们乘坐公…
学海摆渡人”寒假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西平遥古城等几处特色文化景点进行有关文创产品的实地
8月24日,管理学院“学海摆渡人”寒假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西平遥古城等几处特色文化景点进行有关文创产品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先后去往山西的几处十分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景点,进行问卷发放,并走访相关文创周…
越崎学子探索井冈山红色遗址
7月29日早7点,“中国心、烈士魂——寻访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实践团第一分队经过18个小时的奔波,到达井冈山,在带队老师肖仕榜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分队成员包括李烽硕、刘奇、隋天雨、宋钰。上…
学海摆渡人实践团队文学生活馆调研活动及问卷分析
7月7日下午,管理学院“学海摆渡人”实践队再次来到了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创客一条街的文学生活馆。在店长余晓桐热情接待和耐心讲解下,我们对文学生活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前一天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
探寻改革开放中的教育变化,山东大学宣讲团同教师对话
2019年8月25日上午,“壮哉七十载,矢志薪火传”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宣讲团成员来到了烟台市青华中学,对学校师生展开了采访与宣讲活动。宣讲团对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进行了采访。问:老师您好,如今改革…
学海摆渡人实践团队启动仪式
7月5日,管理学院“学海摆渡人”寒假社会实践队伍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社会实践前期筹备会议,本次会议由总负责人谭清远主持召开,队伍全体成员参与。本次会议的重点是进行社会实践有关经验的分享和介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