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裴斯泰洛齐
每年暑假,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奔赴世界各地,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广泛传播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千万颗心有千万所得,我也只是一心之得。
也许在太平镇那群孩子们眼中,我们和以前一波又一波的志愿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标识,一样的活动,一样的教学,只不过不同的时间段变换了不同的面孔。但对于我们中的某些人来说,这20多天的陪伴,既是第一次相识,也是最后一次告别。的确,每一位 “三下乡”的学子,都是带着任务而去,支教也好,调研也罢,但毋庸置疑,每一个人,都愿带去真诚的希望,留下美好的回忆。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在最后一堂课“时光慢递”环节中,读到一个学生给自己写的信时,我心头为之一动。“严而不厉,温而不愠”是她对我整体的评价,信中还谈及“榜样”一词,随之而来的还有“优秀”、“厉害”等。哪一个“优秀”是与生俱来?哪一次“厉害”又不是由努力积累而成?初到太平的那天晚上,我也曾心怀忐忑,上完第一堂数学课后,我更是惶恐不安,“课程节奏过快,后面学生听不懂。”听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我对接下来的20多天教学深感压力,当晚回去后连忙整改课件,重新备课。20多天里,一次次地站上讲台,一次次地交流互动,逐渐让我更加熟悉学生特点,更能把握住课堂节奏,更深刻地感受到三尺讲台的力量,终换得学生的一句“愿以你为榜样”。
还记得有个学生问及我的学习生涯,那时深感遗憾与惭愧,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实都不如人意。从初一入学到高三冲刺,说实话,这6年的时光里,我对学习并没有很强的欲望,又或者说,多次的事与愿违后,我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得过且过的侥幸和排斥心理。时间,有时候真的可以磨平一个人所有的激情与渴望,习惯了平平淡淡,也就慢慢接受了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做一名“观众”,为生命中众多过路“英雄”鼓掌。
大学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吧,更准确的说是新的起点。常言道:高中是一群人的奋斗,大学是一个人的战场。在大学里,所以的路都由自己一个人选,很多时候没有人会左右你的选择,学与否,做与否,都由自己决定。有人像树,自由生长;有人如一潭死水,自甘堕落。很庆幸自己是前者,所以,才可以代表学院,成为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来到恩施鹤峰太平,参与这场支教之旅,传播知识,播撒希望。
每个人其实都会遇上人生的拐点,找到自己向往的榜样,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三下乡”的意义之一。短暂的相处能给学生留下印象也许不深,离别之后大家也就重回各自轨道可能再无接轨的机会,有留念却不必遗憾,最起码,我们曾带给彼此感动、欢喜和激励。相较于离别时的留念不舍,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群孩子真正地自立自强,心有所向,素履以往;我更希望留下的,除了陪伴和快乐,更多的鼓舞和激励,让他们能挖掘自己的拐点,把握人生的方向。
三下乡,为每一位大学的青年学子提供了认识自己、磨练意志、提高素质、增进友谊、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机会,在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实现“学以致用”,进一步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一队人的努力影响有限,一群人的气势排山倒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2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