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姿倩 陈希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仙居地处浙江东南一隅,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有着非常丰富的石矿资源。而下王村的石仓,论历史、论规模、论石质,堪称仙居石仓一绝。这里的人世代从事着石头开采加工的工作,也正因如此,不少居民罹患尘肺,聚集起来使得下王村成为“尘肺村”。7月14日起,苏州大学“同呼吸,共命运”小分队前往浙江仙居下王村,组织开展尘肺村及尘肺病患者现状的调研活动,希望能走近患者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让更多的社会目光聚焦,并从侧面关注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下王村的石头文化
下王村位于仙居城西四公里的官路镇,目前已和邻近的乌塘村合并为“永兴村”,所以下王村就作为一个自然村的概念而存在。
下王村的村口坐落着一石头结构的文化礼堂,里面布置温馨雅致,既有十二生肖的石柱,也有彩色的心愿廊,既有摆成“福”字的小石阵,也有村内各个姓氏的起源发展。当然,最吸引团队成员注意的还是那一块讲述下王村“石头记忆”的牌子。上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历经上万年的变迁,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管是生产生活的工具还是居民建筑,石头在人类历史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八山一水七分田的仙居,尤其如此。”
牌子上记载的大多是能工巧匠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艺术精品和幸福生活的故事,然而却忘了那些普通的采石工人的命运沉浮。
图为村中文化礼堂。 王钰嘉 摄
“石头村”,也是“尘肺村”
在很长的时间里,除了耕种,村民们的挣钱门路少,而采石的收入较为可观,又离家近,因此在采石场工作成为了当时附近几个村落中男性青年的主要选择。然而由于当时意识和条件的缺乏,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没有佩戴口罩等防护工具。他们就这样暴露在粉尘中作业,石灰逐渐吸入到他们的肺里,经年累月后,潜伏的尘肺病开始发作,渐渐侵蚀他们的身体,严重者在五六十岁时就已经去世了。
在下王村,团队接触了一些尘肺患者。“走路快了喘不上气,说多了就开始咳嗽,严重时会引发并发症”是他们的常态。病痛的折磨,也让他们无法继续工作和耕种,这也意味着失去了收入来源。其中一位俞爷爷告诉团队成员:“我患病之后,家里的活儿都落在老伴身上,但她年纪也大了,只能把田包给别人。儿子女儿都比较孝顺,会定期给我们寄钱,但他们也有各自的家庭了,而且也都是给人打工的。每次看病虽然农医保会报销一部分,但花销还是比较大。所以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就在家熬着。” 在同团队的交谈中,俞爷爷不时咳嗽着,这一声声也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团队又拜访了当地的一家人民医院,住院部呼吸科的护士长也告诉了团队同样的情况:“患者能够定期到医院体检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是大多数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等因素,只会在身体状况不佳时来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等到缓解之后就出院。”护士长对此也深感无奈。
图为实践团在仙居县人民医院。 徐静 摄
“石头村”的现状
十几年前,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采石场被关停。但由于村里的产业传统,这里仍能看到石料加工厂,但已经进行了机械化改造,并更加注重生产环境,厂内四面通风,工人戴口罩工作。在村子经济逐渐发展、与外界联系的更加紧密的过程中,村民的就业选择变多,采石相关的工作已经不再是村民的主要选择。年轻一代多选择外出做生意、从事贵金属冶炼行业或建筑行业的工作。由于村子里尘肺病患者的实例,村民对尘肺病的了解较多,在其自身选择工作的过程中,也会避免选择有可能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是中国百姓代代相传的生活信条,但它也难免成为一种桎梏。曾经的石头山是村民们的依靠,却也让村民们陷入迷茫。他们承担了高收益带来的风险,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可持续发展,于国而言是信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家而言便是学会取舍。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村中的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多谋生的选择。有的人走出农村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有的人留在这里发展旅游业寻找与自然更和谐的相处方式。会好的,村里一代一代人坚信。
图为实践团在乌塘村。 徐静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