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动清风苏扇队访平江路制扇艺人陈文师傅,感受传统苏扇之韵味
(7月8日 江苏省苏州市 通讯员 周云 苏州大学文学院)
七月八日,“庶动清风”苏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平江路,他们将在这里展开第三天的实践活动——拜访苏扇艺人。
沿着平江路走了几百米,我们便被一家古色古香苏扇手工艺术坊吸引住。经店主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这间艺术坊不仅向游客们出售已经制作好的成品苏扇,还可以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根据客人的要求来打造独一无二的苏扇,既具备了典型的艺术美,又兼具了独特的创意美。而店主陈文就是一名苏扇的手工艺人。
我们欣喜万分,毫不掩饰想现场目睹师傅现场制扇的风采,在听闻实践团队的来意后,店主慷慨答应为大家现场制作一把折扇。所周知,苏扇的种类有很多,如折扇、团扇、镂空扇、绢宫扇等。而折扇还可细分为木折扇和竹折扇。
(陈文师傅在寻找扇面,准备像我们展示如何组装苏扇 吴晓雯摄)
竹折扇为苏州传统名产,苏轼曾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早在宋朝,风雅的文人就对竹折扇情有独钟。因其有君子之气,正挺、常青、心虚、有节,且其选材天然,又可畅快挥毫泼墨之意,所以,竹折扇多为名人大家心爱之物。
店主为大家展示的折扇,也正是竹折扇。考虑到时间问题,店主只为大家展示了折扇制作中的组装环节。
对于陈文师傅来说,制扇不是为生的工具,制扇是他的乐趣,他享受制扇的过程。他不慌不忙,“小度,小度,放一首邓丽君的歌。”在向我们展示之前,陈师傅就先听起了歌,他说要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制作一把扇子,他的幽默与豁达着实把我们逗笑了,现场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其实,一把完整的、精美的折扇,从选料开始就很讲究。”店主一边组装,一边为大家介绍着。
(陈文师傅在穿小骨 吴晓雯摄)
折扇的造型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料、制大骨、制小骨、水磨骨工艺、扇面扇页竹片制作和扇骨扇面的组装。竹折扇在选料时,一般选初冬的竹材,向阳呈冬瓜皮色,生成约五六年,太小的不够用,太老的不能用;还需用无斑痕而且枝节长的竹,如三十二厘米的能做九寸折扇,三十五厘米长能做尺十三扇。
制大骨时,还需“煮竹”,水煮半小时,将竹内脂浆煮出,以防虫蛀。组装折扇时,一般包括糊扇面、穿小骨、撩边、裱糊扇骨、挂扇坠等工序。
组装折扇的第一个步骤是糊扇面。在传统的折扇标准里,一把制作精良的折扇,扇面和扇骨是不能粘在一起的,扇面必须可以灵活取下而不影响扇骨。第二个步骤是穿小骨。穿小骨之前,需要用一根细长的竹棍将扇面的每个夹条去除并且疏通空隙,然后将扇小骨逐一穿进对应的折里。第三个步骤称作“撩扇”,即将扇边磨圆。这一步不仅可以使扇面外沿更加整齐,还能起到保护扇面的作用。而最后一个步骤是裱糊扇骨。它主要是将穿好扇骨的扇面两侧粘在边骨上使其坚固。
“我这里主要用的是糯米来进行粘合,这是重点哦。”店主说道。
(陈文师傅在为扇骨涂糯米以粘合 吴晓雯摄)
话音刚落,一把精美的折扇就基本制作完成了。它包含着制扇艺人的汗水和心血,承载着几百年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
一把折扇从部件到完整,我们见证了一把折扇的诞生。陈文师傅“哗啦”一声打开折扇,悦耳的折纸声不禁让人感叹师傅的手巧和折扇的古典韵味,一开一合仿佛令人置身另一个时代的风雅之中。
通过这次实践,团队成员们细致了解了苏扇的制作流程深谙其中的辛苦和不易,对苏扇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苏扇透露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与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苏扇只是其中一点,苏扇的婉约与新时代强盛的中国相得益彰,一柔一刚,融合时代烙印,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