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到7月15日,苏州大学“旧时风物,今有新香——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的传承与推广”实践团队赴南京甘熙故居,开展了以南京绒花的传承与推广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物观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
7月12日上午,行走在有着“九十九间半”之称的甘熙故居。小队一路穿过幽深的回廊,在各式展厅前驻足。
本以为古色古香的故居就已经是足以令人惊叹了,让小队成员们没想到的是里面布置的一间间展厅和手工艺人工作室则是更加让人应接不暇——中国剪纸、南京白局、木雕、秦淮花灯、南京绒花等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物共同营造了一个富有文化历史气息的艺术氛围。通过阅读展厅的介绍文字,加上旁观手工艺人师傅们制作手工艺品的全过程,小队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且将文字与实物联系起来,产生了立体生动的认知,发自内心地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兴趣。
其中,最让小队成员们印象深刻的,还要属南京绒花了。她们参观南京绒花手工艺工作室的时长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之最,7月13号一早小队就来到了工作室门口,从早晨一直呆到了师傅们去午休。狭小的工作室中,数名手工艺师傅都低头专注地修剪着材料。雅雀无声的环境里,队员们不由地也放轻了交流声。在两张桌子上,拥拥攘攘地摆满了各种工具材料,种类繁多的工具让人不禁对繁琐精细的工艺流程啧啧称奇。
在队员们查找的资料中,南京绒花在悠久的历史里,一直象征着“荣华”,和华丽的衣饰作配。而在南京绒花工作室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玻璃展柜里,小队成员们看到的不仅有高雅富贵的花鸟虫鱼等古典图案的绒花,还有许多可爱逼真的卡通动物形象,以及一些富有意趣的现代造物之形。古典技艺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这样的创新之举让小队赞叹不已,向馆方提出了采访绒花手工艺师傅的请求。
绒花创新背后的思考
幸运的是,南京绒花现今唯一的传人赵树宪老先生同意小队第二日过来采访。第三个活动日,小队成员们的研究已经越发的深入,希望诸多的疑问能在今日得到解答。在工作室里,她们看到的绒花不仅有传统各式的头花,还有做成胸针的各色图案。在用色方面也不光是传统的大红大绿的富贵吉祥的搭配,而是尽可能的追求实物效果,使之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同时,还能“让大家了解一些传统的图案和色彩搭配”,赵树宪老师如是说道。
“保持材料和手艺不变,在它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等等的方面做出创新”是属于赵老师的创新理念。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平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而不是因为过度迎合现代审美,丢掉作为南京绒花根本的材料与手艺上的坚守。
传承的设想
现代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比较推崇,而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则是了解不深。赵树宪老先生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小队成员们,对绒花感兴趣的大多还是年轻人。对于这些愿意了解绒花的人,赵树宪老师表示,自己也愿意与他们多交流。然而,绒花手工生产模式,决定了它无法走产业化生产的道路。在不少非遗文化式微的今天,对非遗感兴趣、愿意去接手的传人难以寻觅。
对此,赵树宪老先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可以有很多的模式,产业化道路走不通,还可以寻求精品化路线发展。而在传承方面,实在找不到徒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树宪老师一直以来希望能够成立一间绒花陈列馆,“将不同题材,不同大小的各类产品陈列其中,以全国为范围,体现南北风格”。有了这样一个可以保存绒花工艺的地方,赵树宪老先生才觉得自己可以放开手去钻研一些更优秀的作品,提升自我,而不仅仅是完成订单。
而小队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也对绒花的未来传承方向做出了一些设想。一是可以成立相关项目,派遣专家系统地记录绒花的制作工艺,做到高度还原、全面无遗漏。为预防绒花的失传,留下全面、详细且可操作性强的纸质、音频资料。其次,政府应当增加经费投入,对手工艺人进行适当补贴,保证绒花手工艺人交单空期的基本生活水平。以及,创新对南京绒花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将绒花的魅力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最后,小队向着手工艺师傅们礼貌地告别,小队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日程到此圆满结束。她们将这几天的所见所感以各种形式总结出来,希望能够对南京绒花的传承有所助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7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