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探索文化背后蕴藏的革命精神,7月28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寻红色,筑梦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常熟小分队的8名队员一同走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开启了第一天的寻忆红色文化之旅。
7月28日上午,常熟小分队的队员们在沙家浜风景区门口集合,寻忆红色文化之旅正式拉开序幕。队员们走进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随着人流经过东进桥,不久就到达瞻仰广场。瞻仰广场中央屹立着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与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相互映衬,演绎深化鱼水深情。队员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郭建光、阿庆嫂的传奇故事的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使得沙家浜闻名遐迩。详细的解说让队员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在危急关头下军民鱼水之情的难能可贵,伤病员最终重整旗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让队员们深深感动。
参观完瞻仰广场,队员们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和弘扬沙家浜军民光荣传统而建立的教育展览馆。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入了解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走在纪念馆内,队员们看到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路线图、了解到农民被绑在树上至死不说谁是新四军的感人故事、看到艰苦条件下新四军戴的军帽、穿的绑腿布和布草鞋还有那新江抗缴获日军的武器……这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反映了当年的战斗场景和动人的抗日故事,体现着先烈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
结束了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后,队员们开始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以及馆内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红色文化的线下采访调查。在纪念馆的入口处,游客络绎不绝,队员们用常熟方言和经过的游客打招呼,简单自我介绍并询问过是否可以花几分钟配合完成线下问卷调查后才开始采访。采访的第一位游客是位老人,沟通非常顺利。他向队员们诉说了几十年来生活的变化之大,认为对于现阶段的红色文化传播力度虽较之之前有很大改观但依旧还要有不断的提升。他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多了解一些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不能忘了老一辈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为革命事业的献身。在之后接受采访调查的几个游客中,一致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红色文化。不少青年表示他们的长辈会给他们讲过去的革命故事,同时现在的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也比之前有所加强,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景点,让青少年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而中年人则表示自己会定期带孩子去参观红色历史遗迹,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每次调查采访结束后,队员们都会把在实践开始前抄写的红色诗词作品赠送给每位接受采访的游客。结束调查后,队员们共同整理资料,以便后期统计数据绘制表格。最后队员们在照壁前合影,第一天的寻忆红色文化之旅落下了帷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