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上午,南昌大学法学院赴福建省福州市“脱贫攻坚,产业振兴”社会实践队再次来到寿山乡前洋村,参观了该村的龙晶葡萄园。下午,实践队驱车前往宦溪镇板桥村,对该村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
昨天,在对前洋村村委会刘主任的采访中,问及村子的主要产业,刘主任介绍为龙晶葡萄园,并向实践队介绍了葡萄园负责人吴先生,建议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今日,在负责人吴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员走进了龙晶葡萄园。
(葡萄园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果园里新种植的火龙果)
据了解,龙晶葡萄园属于百利农业公司,葡萄园占地面积约300亩,通过与103户村民进行土地流转而来。吴先生向队员们介绍道:“当时公司打算在这里做葡萄园,就是看中前洋村500米中低海拔和昼夜温差大这些天然优势,长出来的葡萄甜度高,很好吃。在园区内,有钢架大棚采摘观光区200多亩,葡萄观光长廊2000米,开发了夏秋两季葡萄观光、采摘及酿酒等农业项目,引种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欧亚、欧美杂交品种,并在原有葡萄种植园区的基础上分区域引种火龙果、草莓等名特优水果。”刘主任补充说道,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葡萄园发展已经在推动前洋村产业发展、村民就业、村财增收方面发挥作用。承租的土地每亩年租金880元,每三年递增10%;每年还能吸引游客5万人次左右,有效拉动村庄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同时,葡萄园吸纳了24名剩余劳动力从事果苗种植管理和旅游服务,也解决了前洋村部分村民就业问题,使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
在龙晶葡萄园的成功中,开发休闲采摘观光项目是其突出经验,超越传统的种植业的壁垒,让产品从“运货下山”到“引客上山”。这一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对农村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吴先生指着园内几位正在体验葡萄采摘的游客说道:“我们葡萄园70%的盈利,在采摘。”
(葡萄园内前来实习的大学生正在修剪刚采摘的葡萄)
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到,在葡萄园采摘的旅游产业中,龙晶葡萄园着力发扬农耕文化,以农耕文化深化葡萄园旅游项目内涵,吴先生这样讲道:“我们这里没有别的文化,我们只能用农耕文化,告诉来参观的人,我们的水果是怎么长出来的,要怎么采摘,要注意些什么,还可以让他们自己体验采摘,体验农田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让游客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这是吴先生对农耕文化的认同与着力推广的意愿。
(队员们在葡萄园前合影留念)
有农耕文化的加注,龙晶葡萄园有着更深一层的理念与追求,而在调研队随后探访的宦溪镇板桥村,作为孔子后人的他们,则在对孔子文化的发扬中寻求产业振兴。
当日下午,调研队继续开展调研,来到了板桥村村委会,对党委书记周书记进行了采访。板桥村村民400多人,是孔子第73代孙,全村总面积5000多亩。周书记向队员们介绍道:“美丽乡村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依托村庄原有的孔子文化,2017年板桥村开始建设,投资已达一千多万,目前建成了孔子文化广场与孔子书院等旅游观光项目。”
(板桥村村长向队员们介绍板桥村产业发展情况)
紧接着,在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孔子文化广场与孔子书院。位于村委会旁的孔子文化广场,正中央竖立着孔子雕像,周围一圈设置了宣传栏,宣传栏对板桥村的历史、孔子以及孔子文化进行了丰富的介绍。实践队走过一段短短的山路,便看到孔子书院坐落于一个小山头,书院旁同样有一尊孔子像。“我们17年建成以后,陆陆续续有政府来办过学习活动,比如党课。后期我们准备邀请福州大学教授指导,开办周期性的课程以获得更多收入。”
在对周书记的采访中,实践队发现目前板桥村的主要产业仍然是种植养殖,旅游等第三产业正在逐步发展,但目前还没有显著成效。在发展旅游时,融入发扬孔子文化是板桥村村委会的初心,但是资金短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坎。周书记说:“这几年我们发展是很快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事情缺钱,办不了。我们村财政和其他的一些村没办法比,最近也在申报省级的一个项目,也一直在向镇里面和区里面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尽快筹措资金加快建设。”
倡导农耕文化的前洋村人,在龙晶葡萄园完成了他们的脱贫致富,开始了他们的产业振兴;发扬孔子文化的板桥村人,在发展旅游业时,饱含作为孔子后人的责任感,在其特有的孔子文化助力下,相信补上资金缺口后,也将走向一条更新更快更好的产业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2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