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传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而家训便是其中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红情便是一种。今日集美大学大骨班实践队成员在龙岩寻找,从客家土楼到牛牯扑,感悟家规、回忆红情。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提升自己、勇敢担当。
【学习家规思想升】
庆成楼内,家训馆中,一幅幅历史的痕迹展现在面前,向人们诉说着客家的故事。土楼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永定有着2万3千多座土楼,庆元楼是最大的方形土楼,墙厚1.3米,一楼二楼为保证安全,没有安装窗户,二楼作为粮仓储存食物,三楼四楼是卧室。上午队员们来到了庆成楼,即客家家训馆,探寻客家人的秘密。家训馆里记录了客家人的家规、家法、家风。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同学们了解了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历经五次大迁徙,客家人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客家人按照姓氏人口从多到少排了60多个家训家规,主要围绕内部家族、祭祖,礼义廉耻等。十大元帅里叶剑英,朱德,林彪都是客家人,在各自家规祖训的影响下,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客家人的学堂一般层高较矮,读书的地方要比其他房间高40厘米。通过导游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客家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强调学海无涯,这也为当代大学生敲响警钟。
【身体力行激情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集美大学大骨班的成员们在下午坐车前往毛泽东曾在牛轱扑的旧址,追寻历史足迹。1929年8月,毛泽东携妻子贺子珍来到此地一边养病和一边指导金丰地区的革命斗争和调查研究,住了28天,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也在此地孕育。实践队同学一起上山探寻了“饶峰书屋”,这个书屋是赤卫队员陈添裕、陈全裕等人为毛主席在青山下搭起的竹寮。透过这间小小的竹屋,毛主席勤勉执政的形象在脑海中出现。同学们一路向前,踏过泥泞的山路,来到了瞭望台。瞭望台体积不大,仅供三人在内,身处其中,眺望远方,仿佛来到了那段紧张的战争年代,在唏嘘同时,不免反思革命的厚重。这座小山只有几百米高,但山路崎岖,上山下山的同学们也都用身体力行感悟革命先辈的艰苦。
【聆听回忆感怀生】
毛泽东与牛牯扑的故事一直影响着当地人民,陈添裕护送养病的毛泽东夫妇到达雨顶坪村,过程中困难重重,山高路险、荆棘丛生,马骑不了,担架也不行,但是陈添裕同志背着毛泽东连走带跑,只用了一个小时便到达了雨顶坪村。毛泽东感叹地说:“多亏了牛牯扑的同志啊!”陈添裕同志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队员们跟随当地书记对陈添裕的儿子进行了访谈。已经82岁高寿的老人家向队员们分享了他父亲的革命故事,当年他的父亲为了躲开国民党的注意,使用“草鞋倒穿”的方法,成功并安全转移毛泽东同志。陈添裕一直坚守本分,拒绝了毛泽东同志的馈赠与政府的帮助,默默地为革命奉献自己。这种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怎能不叫人动容!在新时代仍然需要弘扬这种奉献精神,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熠熠闪光的精神是指路明灯,让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坚持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重温家训内涵,学习反思自我,从个人出发,立足自身,报效国家。在烈日下,同学们爬山前往牛牯扑毛泽东旧址,只是短短几百米高度,但依然感觉艰难困苦,如今道路已经改善,尚且这样困难,不难想象当时情况的危急、环境的艰难,陈添裕同志的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深刻地感染了同学们。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相信大骨班的成员们经过此次实践,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并为后代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同学们,青春正好,奋斗趁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1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