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同时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汉字之广博不仅仅只是作为知识的载体,它本身便是一部文学史。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汉字文化,7月16日,集美大学“青春沃土”实践队赴吾祠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针对吾祠乡儿童普遍处于小学阶段这一特点,结合专业特色,运用汉字学知识,为孩子们开设“会变的汉字”课程,将汉字的造字和构字特点融入汉字教学中,与孩子们共同培养对汉字的兴趣,一起领略汉字本身的博大精深。
生活汉字大趣味,形神兼备内涵深
“小朋友们,你们可曾发现,许多平时日常书写或使用的汉字都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事物很相像?”
“‘日’字就像太阳一样,只是为什么外面是方的呢?”
“‘水’字就像水流一样,蜿蜒盘旋在大地上,向前驶去。”
“我看山羊的‘羊’上面两点就像山羊的角那样。”
孩子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汉字一一说给实践队队员们,队员们解释道:“‘日’‘水’‘羊’‘牛’都是古代象形字,象形文字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为了适应吾祠孩子们目前的汉字学习能力,授课教师积极结合恰当的汉字学知识,运用口语化的语言为孩子们细心解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朋友们积极抢答汉字演变流程。拍摄者:朱欣欣
追溯汉字起源,字源文化引深思
“木”字演变和拓展令孩子们大开眼界。实践队队员先是在PPT上展示一棵参天大树,进而引出“木”字的甲骨文,孩子们立刻喊出:“是‘木’字”。紧接着,屏幕上出现了“木”字的秦代小篆图片。授课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木”字的正楷字体,将汉字“木”的历史演变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将汉字“木”的不同字体记录下来,并互相指出对方的书写存在的问题。队员们巧妙应用汉字学知识,寓教于学,也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博大精深的汉字产生的浓厚兴趣!
小朋友们学着写“木”字的演变过程。拍摄者:卢钰琪
除此之外,队员还以“木”字为基础,进行拓展延伸,详细地解释“本”、“末”二字的由来及其含义。不仅如此,授课教师还通过展示汉字甲骨文和小篆的方式为“木”字找到了许多好朋友,诸如“林”、“休”、“采”。孩子们徜徉在汉字王国里,学会了举一反三,牢牢把握汉字组成规律。
“我知道了!有木字的很多都与木有关,像林和材,它们都有木字旁。”
字理识字,触类旁通
“孩子们,你们看,这个字的甲骨文最上面是锅盖,中间两撇指饭冒着热气,中间像米指饭,下面容器,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字呢?”
“是‘食’字,做偏旁时是食字旁,在田字格上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笔顺和避重捺。”
“含有食字旁的字多和食物,吃东西有关。”
实践队队员在PPT上出示了“饭”、“饱”、“饥”三个字,引导孩子们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在授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小李回答道:“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收左让右。由于声韵相同,它们都是形声字。”实践队队员通过运用汉字字理识字教学法,让吾祠孩子们在乐中学,充分地体验汉字学习的趣味性!
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们写好字。拍摄者:方舒
汉字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规范的系统识字为孩子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添砖加瓦,培土筑基。实践队队员根据吾祠孩子汉字学习现状,通过运用汉字字理识字教学法,让吾祠孩子们在乐中学,充分地体验汉字学习的趣味性!
吾祠乡的孩子受限于教学资源的薄弱,对于专业性的学科知识接受度不够,而这对于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孩子而言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集美大学“青春沃土”实践队将科学的汉字学知识带入吾祠,为吾祠的孩子建构起有活力的汉字知识体系。
品中华汉字之精髓,颂传统文化之赞歌,集美大学“青春沃土”实践队永远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9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