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保护优秀的花鼓灯戏曲艺术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滁州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2019年7月31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寻非遗成就,观花鼓之美”实践小分队抵达蚌埠市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
成员们抵达蚌埠市艺术研究所,与研究所相关人员进行活动对接。在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后,了解到,人才匮乏、内容陈旧、传承方式的不符都是花鼓灯濒临绝唱的原因。非遗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的花鼓灯艺术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追随年轻人的文化节奏。如何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满足人们的随时代而变化的文化“口味”,是他们专业人员正在着力攻克的难题。
抵达蚌埠艺术研究所的队员们 葛文龙摄
随后,成员们来到了“金明舞蹈艺术中心”花鼓灯教学点进行了教学观摩。这里是专业的花鼓灯曲培训机构,培养了一批批热爱、对花鼓灯感兴趣的年轻的新生代。教学点指导学员练习戏曲基本功、熟悉花鼓灯传统唱腔,接触花鼓灯传统剧目。在保持原有的口传身授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临时搭建小戏台进行“原汁原味”经典名剧还原等教学方法让人眼前一亮。
艺术中心留影高晓琦摄
另外,队员们参观了蚌埠市博物馆,并重点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切身感受到了花鼓灯艺术厚重的历史感。在这里了解到,花鼓灯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音乐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个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其唱腔善抒情述理,演奏讲究“人跟锣,钾人,互为带衬”,传统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2006年,花鼓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观花鼓灯展览的队员们 高晓琦摄
对花鼓灯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成员们对行人们进行了采访,了解人们对花鼓灯的认识。
对行人进行采访 高晓琦摄
实践分队成员合照 高晓琦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8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