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实践第三天,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第六党支部田野调查团队带着浙科学子的蓬勃朝气再次起航来到了景宁县东坑镇。
“红+绿+畲”
首先实践团队来到了东坑镇人民政府,镇政府文书徐有琪亲切地接待了团队成员,仔细地讲述了东坑镇的发展情况:东坑镇着力把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抓好畲族革命遗址展览馆改造提升,打造红色旅游路线、修复革命旧址遗址等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结合研学教育基地、特色农家乐、畲族体育项目等,努力打造多复合型旅游产品,做好“红+绿+畲”融合发展,并将继续把红色元素融入到产业培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等各个方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不断丰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内涵,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听完细致地讲述后,团队成员对东坑镇 “红+绿+畲”的发展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红:感受峥嵘岁月,体悟浙西南革命精神
实践团队来到了东坑镇的红寨——大张坑村。大张坑村是革命老区村,依山傍水,交通便捷,是一个典型的畲族村落。一入村口,“红寨大张坑”五个火红的大字在迷蒙烟雨中慢慢晕染开,火红一片冲击着沸腾的血脉,整个寨子依山而建,保留了最原始的畲族特色,石墙、夯土、黑瓦、木楼……
实践团队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当年大张坑村有一支畲族民兵队,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并在攻打梅岐碉堡、景宁县城解放等立下了汗马功劳。1950年,民兵队配合部队歼灭柳志昌股匪,还获得了丽水军分区的一幅“剿匪模范民兵队”锦旗。
革命先辈和共产党员艰苦的斗争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幸福,昔日的穷山恶水得以换成如今闲适自得的生活。如今,大张坑村坚持“红产融合”、“红旅融合”、“红廉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提升红军路、红军讲堂、坪坑保卫战遗址等红色节点,将大张坑村的红色资源串点成线,继续提升红色农家乐、民宿,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红色文化、感悟初心之旅,不断充实发展浙西南革命精神。
大张坑村,一个有故事的村庄,让人肃然起敬。在这里,红色的故事在传唱,红色的精神在延续。经过实践调研,队员们喟叹曾经的苦难,缅怀感恩先烈的付出,愈发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绿: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接下来实践团队在镇里进行走访调研,整个小镇被群山环绕,东坑镇生态环境好,可以说是全国生态环境强县的中心,东坑还是浙江绿谷中的绿谷,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2.1%,活立木蓄积量53.7万m³,水质全部是国家Ⅱ类以上的水,空气质量基本每天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且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是真正的“天然氧吧”。东坑是瓯江、飞云江和乌溪江的源头且东坑境内有大白坑和大章坑两处万亩以上原始次森林,还有全县最大的林场——大仰林场,全县面积最大的高山湿——大仰湖湿地,全县目前唯一的一处省级森林公园——草鱼塘省级森林公园,全县森林植被保护最好的林场——源头林场。这些连绵不绝的原始次森林不仅是东坑镇发展生态旅游宝贵的资源,还是野生动植物的美好家园:东坑一带是动植物种群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二级保护植物10余种,其中很多是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群。据镇政府相关领导介绍,通过全镇上下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东坑还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目前正在努力创建全国生态环境优美乡镇和丽水市首批生态文明乡镇。
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下,东坑镇的党员干部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茶叶种植业,别出心裁发展海拔600米以上高山生态精品茶叶基地建设,巧打农业有机品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从种苗繁育、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等层面入手,积极推广集约化育苗管理,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品使用,实现茶叶标准化和规划的生产。截至目前,东坑镇共种植茶叶3000余亩,其中白茶1900余亩,已投产茶叶面积超过2000余亩,预计可带动村民增收1000万余元,同时,给本地和临近县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就业平台。
调研东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让队员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东坑镇的垃圾分类问题,现如今,国家在上海、北京地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在东坑镇,我们也看到了垃圾箱的分类,整个小镇干净整齐。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看到了东坑镇在环境治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村民们环境保护意识也很高,他们把东坑镇建设得十分美丽。我们通过采访村民,了解到东坑镇的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民也乐意为环境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畲:鲜活技艺跃指间 竹编一梦四十载
接下来实践团队来到了小镇里的篾匠铺——竹艺轩。竹艺轩的主人是鲍师傅,他自小跟随父亲学习编织工艺,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作为非遗的传承人,他扎根畲寨,向来往游人们展示着具有畲族特色文化的竹子编织工艺。
鲍师傅主动热情地带着队员们参观竹艺轩,并且拿起篾,向队员们介绍展示畲族特色花斗笠的制作过程:斗笠的编织,是一种复杂、精细的手编工艺,涉及近40道制作工序。从选材、制材、编织等,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要求,容不得丝毫马虎。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分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再进行拉丝、编织……一根根竹丝在看似粗糙,却十分灵巧的手指舞动下,木制模具上的一个个斗笠,渐现雏形,还配上了色彩艳丽的各色珠子和红、黄等色彩的绸带等装饰品,把斗笠点缀得典雅高贵,色彩艳丽,耀眼夺目。在编织过程中还会使用畲村特有的桐油等防漏工艺,既精致轻巧,又滴水不漏,堪称畲族竹编一绝。通过鲍师傅精彩的讲解,队员们都感叹于这项工艺的卓绝。
“砍竹子是有讲究的,要留下10公分左右的竹茎,以保证它明年春天再度生长。什么样的竹子适合做成什么样花纹的竹编也是有讲究的,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鲍师傅说,很多老手艺其实都讲究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敬畏自然,唯有如此,做出来的工艺品才是有灵性的。
千根竹丝编出幸福生活,年逾古稀,初心不改。讲起竹编时的滔滔不绝、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都展示了鲍师傅对畲族竹编工艺的热爱,但鲍师傅也有自己的烦恼: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门独特的技艺并将其传承下去,让其永葆生命力。
傍晚的东坑镇,在迷蒙烟雨中显得格外安静,但经过实践调研后,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第六党支部田野调查团队的队员们深切地感知到这样的安静下蕴涵着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红+绿+畲”,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畲寨特色文化,激发发展新活力,打造特色亮点,蓄积发展新后劲,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92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