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千户苗寨百年“契约社会”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贵州隆里古镇“乡

千户苗寨百年“契约社会”

——锦屏县河口乡文斗苗寨调研报告#FormatImgID_0#

提到苗族,我们时常会想起苗族姑娘美丽的服饰和甜美的笑脸,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苗族一向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然而我们对他们的传统建筑知之甚少。7月19日,在黔东南细雨蒙蒙的早上,我们踏上了前往河口乡文斗村苗寨的行程。

随着车在盘山公路上曲折向上,黔东南的神秘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细雨蒙蒙变成了滂沱大雨,清水江被薄雾所笼罩,雨水裹挟着泥土随着山坡流下,在崎岖的山路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车子在山间孤独地穿行,在浓雾中缓缓而上。

经过了大概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从锦屏县城来到了文斗苗寨。文斗苗寨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苗族聚居地之一,苗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九。悬崖下的清水河蒙着雾气,而远处的山峰也被云朵所笼罩,一副圣景映入眼帘,经过了长途跋涉的大家,都在下车的一瞬间发出由衷的感叹……

走进苗寨,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刻着铭刻历史的青石板、还有枝干虬曲苍劲的古树,无不在向我们彰显着古寨独一无二的魅力。走在光滑的青石板台阶上,看着村中民居门槛前闲静的猫猫狗狗,院坝里互相打闹的鸡仔鸭仔,还有嬉戏玩耍的少年孩童,这不就是五柳先生笔下桃花源的场景再现吗?

古寨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直到今日仍然生机勃勃。文斗森林覆盖率达95%,村里百年以上的古树有1000余棵,有银杏、红豆杉等30多个珍稀树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300多棵。

在文斗古寨门处有一块刊刻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六禁碑”,虽然历经风霜但字迹依稀可辨:“禁:不拘远近杉木,吾等依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银十两”“禁: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违罚银五两……”在“六禁碑”旁,还有一块比“六禁碑”晚立10多年的环保碑,碑文对林木管理做了规定:“此本寨护寨木,蓄禁,不许后代砍伐,留以壮丽山川。”

这些古碑,就是文斗保持绿水青山的密码! 200多年来,恪守古训,守护绿水青山的理念在文斗人心中深深扎根。如今,借助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文斗人新的共识。

据寨内讲解员介绍,寨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契约文书。这些被统一命名为“锦屏文书”的契约文书,是清水江流域自明清至民国时期,苗、侗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林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民间习俗、生态环保、区域经济、民俗文化、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录,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保存较为完整、系统、集中的重要历史文献和珍贵民间档案,价值堪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比肩。2010年,“锦屏文书”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们了解到文斗苗寨虽然保存着大量的传统苗族的木结构建筑,但是因为当地过于潮湿多雨,地质灾害频发,导致其数量在逐步减少,寨民们的生命安全收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之当地交通不便、其大多的木结构建筑为就地取材,无法经过干燥等加工处理步骤,其强度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些情况仍需改进。我们发现,这里虽然交通不便,多雨潮湿,但是寨民们的生活幸福感很高,亭子里乘凉的老奶奶虽然牙已经脱落但却仍旧拥有着一头黑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感知幸福的心灵。

目前,文斗已建有多家农家乐和客栈,吃上“旅游饭”的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为提升旅游发展质量,锦屏县投资修建了由资料信息中心、专家工作站和接待服务中心组成的“文斗生态博物馆”。文斗的风光与文化,村民的质朴与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如今,文斗已经成为锦屏县知名的旅游村寨。

世代相传的绿色理念积蓄起绿色发展的潜力和底气,古老的文斗苗寨紧抓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正在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孕育着更加美好的前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160三下乡,知识与快乐伴你同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赠你玫瑰,我留余香 有缘千里来相会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乒乓”一声,怦然“新垌”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生携手走进尕别列村,坚守初心健康扶贫
为了更好的普及慢性病的健康防治知识,关心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7月24日,全国专项社会实践“健康扶贫青春行”西北民族大学赴循化县爱心医疗团队走进农村空巢老人的身边,为尕别列村的空巢老人们进行爱心…
青岛科技大学赴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实践调研团
7月21日上午10:00,青岛科技大学赴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实践调研团在今天的调研学习中有幸来到了淄博市临淄区齐泉工贸有限公司,热情亲切的领导们带领调研团成员参观了获得国家专利的一套γ-氯丙基三氯硅烷…
巢湖学院“∑”课堂汇聚成长力量,助力同大中心小学
2019年7月10日至14日,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成长课堂实践团队赴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结合专业特色,走进同大镇中心小学开展乡村知识扶贫—趣味数学科…
山东天迈化工有限公司参观
7月22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实践调研团来到山东天迈化工有限公司对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与DCS控制控制室进行实地参观。首先张惠经理带我们来到了环氧树脂的生产车间。在这里我们我们看到了破碎…
农科学子赴香菇制棒车间参观学习
(通讯员:杨青兰邓格星)8月13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十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由十堰市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谭家湾镇核桃垭村设立的香菇制棒车间进行参观学习。谭家湾镇核桃垭村…
回顾与前瞻
大学生网报淮安6月24日电淮安(通讯员张子涵)。随着时代的进步,新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为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变化,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闻皓首之语,观九州之变”——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大学生网报淮安6月24日电(通讯员毛敏婧),为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进一步了解祖国变化,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闻皓首之语,观九州之变”-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社会访谈调研团队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听听她们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听听她们的故事中国青年网舟山6月30日电(通讯员曹婷)6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新中国七十周年社会访谈调研团队,在舟山市岱山县北峰社区展开了全面调研。舟山市岱山县的北峰社区是一…
生活的美好: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
大学生网报广西6月24日电(通讯员邓许雨洁联)时和岁丰,承平盛世。锦瑟年华,我们与时代同行。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了解祖国发展变化,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闻皓首之语,观九州之变”——…
携手走进尕别列村,坚守初心健康扶贫
为了更好的普及慢性病的健康防治知识,关心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7月24日,全国专项社会实践“健康扶贫青春行”西北民族大学赴循化县爱心医疗团队走进农村空巢老人的身边,为尕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