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青兰 邓格星)8月13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十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由十堰市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谭家湾镇核桃垭村设立的香菇制棒车间进行参观学习。
谭家湾镇核桃垭村香菇制棒车间于2018年七月中旬正式完工,车间占地面积28亩左右,日产香菇菌棒数可达4万棒。十堰市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全国各地引进200多名技术员从事菌棒生产工作,以满足当地农户技术需求。

制棒点内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菌棒生产包括拌料、套袋、灭菌、冷却四个步骤。菌棒原料主要是以花梨木为代表的阔叶木,木材粉碎成屑后与麸皮混合,拌料过程中加入石膏调节酸碱度,加水以调节料水比。车间采用的是半自动套袋机实行套袋,进行套袋的员工需部分手工操作,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且有一定风险。套袋后的菌棒被整齐摆放至架子上,运送到通由高压蒸汽锅炉输送水蒸气的“蒙古包”内进行灭菌。灭菌后的菌棒要冷却至适宜接种的温度即25~28℃后进行接种。车间内配置人工叉车和机械叉车用于菌棒运输,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员与队员们进行交流
车间技术员刘师傅说:“制棒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制成的菌棒不能过于紧实或过于疏松。菌棒外袋也不能有丝毫损伤,即使上面有一个针孔大小的小孔,都属于不合格菌棒。”

技术员为队员们进行演示
目前谭家湾镇核桃垭村香菇制棒车间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技术工人,当地居民尚未完全掌握制棒技术,这主要是当地种植香菇的农户多为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老人,学习技术有一定难度。对于香菇制棒技术如何本土化这一问题,技术员刘师傅表示:“如今郧阳区政府正大力发展香菇产业,种植香菇的收入十分客观,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回到家乡学习香菇种植技术,为香菇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供图:隆小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82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我心痴绝处,悠悠系古城。温州市永嘉县是一座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城,这里有静如处子、波光潋滟的楠溪江,有传承千年、满载乡情的舴艋舟,更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近日,……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永嘉县的北村的“钟寿祠堂”,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文化团的成员便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破旧简陋的屋瓦白墙上,革命英雄汪吉仁和汪瑞烈的照片悬挂着;室内简单的陈设中,还有对那段革命……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近日,为期10天的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悠悠我心系古城”社会实践团活动在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圆满落幕,特色活动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旨在挖掘、传播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为当地的……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脚勤,皮厚,嘴抹油——这七个字是大学生下乡工作的秘诀。”在温州市岩坦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党委书记徐翔笑眯眯地向浙江理工大学的实践团队传授他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
……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清晨,太阳在鸡鸣声里缓缓升起,蝉鸣聒躁,万物开始慢慢地苏醒,又是一个烈阳高照、热情似火的夏日。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一座红色文化气息浓郁的古村庄,在7月14日这一天,浙江理工大学……
王佳希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温州永嘉县屿北村,一个曾经孕育出多位革命英雄、沉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基础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开展了以“革命热血育红菱……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进入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开展了第一次支教活动。“我是你们的彩虹姐姐!”,“我是你们的温柔姐姐!”志愿者们独特而生动……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文化活动团抵达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意在探究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时值建党97周年,文化活动团紧跟“十九大”乡村振兴“三步走”战……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