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苏州大学文学院“新时代江苏红色文化基地的探索——以南京、镇江、南通为例”实践团队来到了坐落于南通如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合照)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由活动在江苏通海、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组建成的军队。1930年4月,根据中央指示,红十四军正式组建。数月之间,红十四军在江海大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游击区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并且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今天,一个略显尴尬的事实是,相当数量的江苏人对红十四军历史了解较为缺失。在前期准备阶段,实践团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将近四成的受访者对红十四军完全不了解。尽管红十四军最终失败,但其宝贵经验与伟大精神仍旧值得学习、铭记。
带着敬仰与好奇,同学们进入纪念馆。整个展馆由“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等8个展厅组成。纪念馆内收藏了许多实物资料与珍贵照片,且配有具体详实的文字说明,并在多处设置复原场景和树立雕塑,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令参观者能够感同身受。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认真参观了每一处场景,细心阅读了每一份史料,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展览馆工作人员较少,主要依赖保安维持秩序和登记出入。这也就间接导致了保安任务过重而无法兼顾馆内,在实践团参观过程中,一位阿姨频频进入布置的场景中与雕塑合影,虽然并无恶意,但仍然是应当杜绝的现象。同学们主动上前劝说,方才制止。其二,部分文物展品意义不明。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馆内收藏的“枪械”多为木质模型,配以失真的色彩,在众多真实资料中显得格格不入;纪念馆内还在介绍本地区农民运动时选用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油画布景,这种失误实在不太应该。
同学们也注意到,纪念馆并未完全开放,二楼仍有部分展厅正在装修,未来多媒体展厅也会投入使用。可以想见,党和政府对红十四军纪念馆发展工作十分重视。同学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焕然一新的红十四军纪念馆将会吸引更多参观者前来缅怀英烈,感悟历史,培养红色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在认真参观)
“碧血遍染江淮间,丹心永照桑麻田。万紫千红春长在,英雄儿女笑九泉。”张爱萍将军的这首七律诗,真实地讴歌了战争年代的如皋儿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通海如泰地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撰著了一部光耀千秋的英雄史诗,铸就了永远的红十四军精神:“富于理想、忠于人民、甘于艰辛、勇于牺牲”。斗转星移,岁月如波,虽然红十四军撼天动地的斗争场景已渐行渐远,但红十四军的精神必将世代传承。
(图为红十四军军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