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首脚下土壤,永远初心不忘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薛潮海

人的眼中,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虽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影。但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的世界使人兴奋,催人行动。这个世界纵使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它总在诱惑着人们走出家门。他们相信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因此,青年人的内心总在呐喊着:向前走!前方的世界光怪陆离,各等人事形形色色。或许令人纸醉金迷,或许使你乐不思蜀,但是不论你启程了多久,都万勿忘怀出发时脚下的一方土壤。也唯有时刻回首这最广袤、最质朴的土地,才能准确捕捉社会的缩影、更贴近最广大人民的内心。

回首脚下这一方土壤,永远初心不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教育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那么,那些贫困家庭的现状是什么样的?那些留守儿童的内心声音谁来倾听……南京师范大学“思源”支教团队坚实地走好每一步路,靠近聆听大地儿女的肺腑之言。

此心安处是吾乡

鲁山县是座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南部的一个安谧的小县城。乡村的农忙氛围与集镇的烟火气息相得益彰。在这里,团队进行了多天的下乡调研工作。祖国土地的广袤造就了文化的多样,而这种多样在当地居民与异乡来客之中的碰撞得以迸发出火花。团队有的放矢,在充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水平和当地关爱帮扶的基本现状的条件下,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在当地开展教育文化关爱帮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没什么能阻挡夏日的阳光,那就迎风而上。7月8日,成员在烈日未现的清晨出发,走访田间地头的人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的清爽仍未拭去早起农忙的农民们额角的汗珠。团队通过前期文献整理和学习,精心制作了调研问卷。成员协助他们就“支教等社会力量对当地教育的影响”的问卷主题进行填写。部分农民听闻团队是从江苏省奔赴当地支教的,欣喜异常,盛情邀请成员去家中做客。这也使得成员感动无比,深切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利用这些契机,团队也采取了访谈模式。有针对、有选择的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采访和答疑解惑。团队在采访中严谨的遵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对话思路,避免先入为主,而是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探究。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团队拥有了一定的资料支持。

每个人都渴望向前方探索全新的世界。但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往往使得年少的欢喜被湮没在喧嚣的声音当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本身,也牵动着学校、社会。可是由于客观条件与认知水平的局限,大多数家长在有限的资金内未重视教育。精神上的贫瘠无异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现状,几天的调研过程中,团队积极融入当地家庭。首先是了解该留守家庭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照多方面的综合指标,就孩子的学习指导、课余生活、内心情感等多方面与家长进行评价。最后团队记录下家长在与孩子成长交往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疑难杂症,针对典型问题例如孩子的叛逆情绪、攀比心理等提出尝试性解决措施。除了家庭内部的沟通,团队同样对家校协作程度进行走访。成员借在留守儿童学校工作的契机,主动和当地老师分享交流。老师也向成员反映留守孩子的教育确实需要更大的精力。团队在盛夏的灼日烈焰中繁忙的奔走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令人欣慰的是,采访调研的人们都乐意分享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想法,为拓宽了团队支教思路。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由于河南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团队时常能看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清新自然风光。不过,孩子们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也受着隐藏的生命威胁。每年暑假野游、失足落水等造成孩子溺毙的悲剧数见不鲜。无数的遗憾警醒我们防患于未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团队于7月15日采取溺水宣传的活动。团队成员在傍晚6时许,沿着鲁山县下汤镇挨家挨户散发着自行制作的宣传册页。在传播急救小知识的同时,成员也同家长朋友们进一步对话。家长内心的警钟再一次被敲响。防溺水宣传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从晚霞的初现直至夕日欲沉,成员在一次次关切的问候和提醒中结束了防溺水宣传。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的,团队深知做好预防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居民对野游的轻视意识需要进一步的努力。翌日,团队在乡镇的相应位置张贴了呼吁书、宣传页。在之后在留守儿童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成员开设急救课程,课程中专门抽拨一节内容执教溺水遇险时的处理方法。

脚下是熟悉的土地,眼前是无尽的未来。仿佛出发与归来是终究难以调和的矛盾,伴随着旅者直至生命的尽头。但无论出发了多久,都万勿忘怀出发时脚下的一方土壤。这不仅是流浪之路的归宿,也还是当我们出走半生,不忘初心的根基所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这征途,都必须由踩在土壤上坚实的脚步构成。回首脚下土壤,永远初心不忘。无限贴近人民,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也只有这样,无数的羁旅异客才有面朝天空去闪亮、面朝大海去远航的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8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抑心理”调研团队第二次赴威海市立第三医院进行实地调研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题的调研阶段即将结束。在与威海市立第三医院长期的线上交流后,团队决定再次与院方进行线下交流。在2019年7月17号这一日上午,“抑心理”调研团队中的杨子涵和李乔亦两位队员到达威海…
访名人故居,感中华发展
访名人故居,感中华发展——“忆先贤,访名居”实践团2019年7月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薛福成故居。薛福成故居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占地两万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五千六百平方米。建筑分中、东、西三路…
“抑心理”调研团队第一次赴威海市立第三医院进行实地调研
经过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团队开始进入实地调研阶段。在7月6号这一日上午,“抑心理”调研团队中的杨子涵、王雅婷和范唯三位成员到达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重点在问卷与量表的发放与收取,…
太湖边的“收藏家”
太湖边的“收藏家”——“文化自信在我心”实践团2019年7月1日,“文化自信在我心”实践团11名成员前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的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感受历史的魅力,了解无锡的文化。曾经有人说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汉江水污染调研服务队前往安康市汉滨区江北污水处理厂展开实地调研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安康汉江流域污水处理的基本情况和基本流程,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当代青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2019年8月15日上午,资源环境学院“赴汉江沿线水污染现状调研服务队”前往…
读馆内博物之壮丽,品湘西文明之精髓
8月14日,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社会实践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开展“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背景下非遗传承发展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社会实践团…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小小折纸大智慧
为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8月15日上午8时许,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普及宣讲团来到了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埭伍桥社区,举办了主题为“小纸片大世界”…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倾听军人故事”爱国活动
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爱国热情,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于8月15日上午9时许,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理论普及宣讲团来到了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埭伍桥社区,开展了主题为“倾听军人故…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越班赴临工集团实习报到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年8月15日讯】(通讯员:张广浩)暑假期间,有些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自己,但是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越班的同学已经踏上了前往临工集团社会实践的路上。今天是同学们出发的日…
浙传学子下乡支教:以教育寄托梦想,传递爱与关怀
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公益精神和奉献精神,宣扬社会公德和公益文化,促进偏远地区生态、教育及社会的全面发展,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十五名不同专业同学组成的教育中国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