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还小,但是我都知道——“三下乡”留守儿童家访纪实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作者:段波涛 龚子茜 张艳

浏阳8月12日电(通讯员 段波涛 龚子茜 张艳)在“三下乡”活动开课的第一天中午,志愿者们注意到有一个孩子在门卫室并没有回家,通过保安得知这是一位留守儿童。为了能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群体,7月16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赴浏阳市澄潭江镇教育帮扶关爱团的志愿者们来到这名留守儿童家中,对该名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在保安的引领下,志愿者们同孩子一起回了家。两辆摩托车开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了他的家门前——这是一栋看起来不错的新房子,但尚未完工。

孩子下车后从家里推出一辆儿童自行车骑了起来,包裹自行车车身的塑料上沾了不少的灰尘和泥土。孩子的外婆闻讯从房里出来,保安向她简单介绍了志愿者们的来意后,孩子的外婆十分高兴,腿脚不便的她,依然忙着给志愿者们倒茶水,还洗了一盆鲜红的桃子,老人家操着一口浏阳话,做着手势催志愿者们吃东西。劳动人民的朴实和热情让初来乍到的志愿者们瞬间放松了下来。

孩子的外婆对志愿者们的到来感到很开心。 通讯员 段波涛 摄

孩子的外公被孩子的外婆打电话叫了回来,进门时给志愿者们带了两瓶沁人心脾的冰糖雪梨。孩子的外婆和外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不会说普通话,保安就热心地为志愿者们当起了“翻译”。

保安显然对这家人的情况很了解,滔滔不绝地向志愿者们介绍起孩子家里的一些情况。志愿者们了解到,这家人原本住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大山里,为了孩子上学,借钱在当地建了房子,结果房子建了两年还没完工,就已经欠了8万多元了。不仅如此,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孩子跟着母亲、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孩子的母亲为了生计去了广东打工,每月收入四、五千元左右;孩子的外婆浑身是病,手脚使不上劲,只能待在家;孩子的外公前不久做了个大手术,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便每天出门找事做——搬烟花纸筒,一天下来仅100元,有时没有地方招工,这家人便没有收入。由于这家人不是当地原住居民,村委会还不了解情况,再加上一些条件不符合,也没能申请低保。

志愿者们听完孩子的家庭情况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通讯员 段波涛 摄

孩子很懂事。当志愿者们拿出为孩子准备的两个玩具时,孩子拒绝了半天,两只手背在后面,摇着头,嘴里面小声地说着“我不要。”,眼睛却一直看着玩具。直到外婆开口让他收下时,他才飞快地抱着玩具跑回了房间。房间里有一台老式电视机,上面积了很厚的灰,没有看到遥控器,也不知道能否使用;书桌上只有一个已经坏掉的变形金刚小玩具,地上还有一个泄了气的篮球。志愿者问他:“你喜欢打篮球吗?”他拍了拍篮球,试图把篮球拍起来,试了几次后,他抱着篮球小声地说:“哎,篮球没气了。”志愿者们问起孩子有没有其他的喜好,他想了想,说:“我不喜欢看电视(他在班里做自我介绍时,老师曾经问过他喜不喜欢看电视,喜欢什么动漫人物?他没有回答),我喜欢运动,我喜欢骑自行车,自行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很喜欢它。”

志愿者们一边看着孩子摆弄手中的篮球,一边和孩子聊着天:

“你觉得外公外婆辛苦吗?”

“我外婆很辛苦,她手脚不灵活,但是每天做好多家务活,我会帮他擦桌子,扫地,做家务;外公每次回到家我都感觉他很累,有时候他会不开心,我会很乖,不让他生气。”

“那你想妈妈吗?”

“妈妈在好远的地方赚钱,她一定很想我,我也很想她。”

志愿者陪着孩子和家里的狗玩耍。 通讯员 段波涛 摄

志愿者们继续和孩子的外公外婆聊了一会。孩子的外公用平淡的语气讲述着曾经生活的艰难,而孩子的外婆在旁边一直笑呵呵的。“虽然现在的生活跟别的人家没法比,但是我知足了,你看,我们住了新房子,我自己还能干活,孙子在学校读书认真,以后一定会更好的!”说着说着,孩子的外公也笑了起来。

孩子家里的墙上贴着孩子在学校获得的奖状。通讯员 段波涛 摄

此次留守儿童家访之行让志愿者们深受触动:不仅是为孩子的家庭情况感到惋惜,更是被孩子的母亲宁愿自己辛苦奔波、背负债务,也要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思想感到欣慰。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据悉,该“三下乡”团队的志愿者们皆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师范生,将来的他们都是要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相信志愿者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里定会更加坚定信念、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为祖国未来的教育事业而努力,也定能在各自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5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寻访川剧故里,弘扬巴蜀文化
2019年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成都传统文化服务队的队员们到达了春熙路川剧博物馆,在这里,队员们深刻体验到川剧文化的魅力,并坚定了弘扬川剧文化的决心。早上八点,队员们准时在川剧博物馆门口集合,…
“垃圾分类,你我先行”——关于垃圾分类的实地调研
(联络员:胡思静)为贯彻落实垃圾分类的普及工作,了解湘潭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关注与意见,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雨湖区暑期调研实践团全体成员于2019年9月12日上午9:00在湘潭市雨湖公园附近进行实地调…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古城今划”社会实践团队赴青州古城昭德古街展开调研
2019年8月4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古城今划”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青州古城和昭德古街展开走访调研。调研队在早晨七点三十集合,于八点到达青州古城展开调研。首先,团队成员通过逛游古城来基本了解古城的空…
伯藜支教‖乐趣满满的手工课
偏远地区孩子们的课程安排过于单一,主要为语文和数学这两门课程,缺少捏橡皮泥、剪纸、折纸这样的手工课。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正是基于这一点专门给学生们设立了手工课,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
生命活力滋养成,民大学子乳都行
8月15日电(通讯员韩禹婷)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一转眼为期七天的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就进入了尾声。出发前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没想到这么快就要面临分别。在三下乡前听到了各种不同的议论:三下乡很轻松的,就…
遇见你们,是我的幸运
【山东师范大学8月15日讯】(通讯员:王煜):2019年7月15日——7月29日,山东师范大学风信子支教队在平度市翟哥庄村完成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虽然时间过去了好久,可是,那段记忆还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还…
江苏大学生走进武乡李峪村:倡导垃圾分类,共创绿色家园
垃圾分类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模式,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给生态环境、财政支付等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学在延安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乡,能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到延安我感觉非常的荣幸。7月19号早上我们到达延安,一到这我们就能看见四处的标语,可见这里党建氛围非常浓厚,并且我下车就感受到了延安人民的热情。我们在延…
砥砺前行筑军魂 峥嵘岁月忆八一
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进行的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于2019年8月1日落下帷幕,同时这一天为八一建军节,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在山口村小学举办了暑期夏令营文艺汇演以此来向伟大军人致敬,祝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传统文化之行:舌尖上的川菜
2019年7月30日,今天是化学与药学院赴成都传统文化调研服务队行程的第十天。早晨,全体队员于九点半在青羊区宽窄巷子集合完毕,分两队分别对宽巷子与窄巷子进行调研,虽然时间还很早,但人流量已经很大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