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处理 垃圾也变资源
西安理工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塑料制品的“重生”之路——基于西安市塑料制品处理过程的调研社会实践队
在上海垃圾分类的启示和全国垃圾分类热潮的推动下,西安理工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塑料制品的‘重生’之路——基于西安市塑料制品处理过程的调研”实践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实践队是在西安理工大学郑兴教授担任指导、水利水电学院辅导员李赜渊老师带队下,由八名学生骨干组成的。前一阶段实践队已经走访了西安市各大废品回收站,了解了塑料制品的初步回收处理状况。
8月2日,我们实践队队去往了西安高科城市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实地考察。
8月2日早上,实践队来到了西安高科城市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实践队员与公司负责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业务部郭女士我们了解到高新区已经投放了资源回收箱,伴随着西安9月1日即将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覆盖率将达到100%。西安垃圾共分为四类:可回收、有害、厨余和其他垃圾。对于可回收塑料制品,首先从各小区及街边垃圾桶收集后再集中运输到垃圾处理工厂进行分拣,清洗,干燥,通过压缩粉碎成再生聚酯颗粒,然后运往各种工厂加工为成品。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分拣。目前有的小区已经投放资源回收箱,将垃圾分类与物联网结合,居民可用积分兑换礼品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西安的垃圾分类借鉴上海的经验,分为两步走。第一要加大宣传,引导市民参与养成好习惯,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一种新时尚;第二就是要积极探索并结合现代技术建立垃圾分类体系。
跟随李工的讲解和对公司文化墙的参观,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细致的认识。例如,一个矿泉水瓶就可可进行三步分解,分为瓶身,瓶盖,瓶上的包装纸。这三类必须分别投放。可见,垃圾分类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学好垃圾分类,才能变废为宝,形成经济循环体系,实现资源可回收利用。
接着我们来到高新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在这里对高新区的垃圾进行具体分拣。运输到这的垃圾有专门的分拣人员进行分拣,分拣工作目前仅靠人工分拣,效率低。我们了解到塑料制品的分类还可以依据塑料的材质型号进行细分,这样提高了塑料的回收利用效率。经过分类好的垃圾破碎清洗后打碎运输到下一处理厂进行重造。在进行可回收利用时只能进行降级处理,一般只能回收利用两到三次。通过自身体验,感受到垃圾分类的不易,所以每个人要做好垃圾分类,减轻分类人员的工作,提高可回收利用效率。
最后我们实践小分队来到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方圆几里,臭气熏天。我们调查到每天大约有1000辆垃圾车在这倾倒垃圾,垃圾的来源主要是街边垃圾桶、各小区以及垃圾回收中心。运往这里的所有垃圾不经处理直接填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占用了大量土地,影响了土地恢复和可持续利用。而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将于今年10月提前“退役”,实际使用年仅为设计年限的一半。填埋场几十公里触目惊心的垃圾还有令人难以忍受的酸臭味深深的震撼到我们,使我们认识到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垃圾分类可以让垃圾资源化,对可回收塑料二次利用,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是保护了环境。使我们本次的实践意义重大。
文字:刘朵朵
图片:康冠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7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