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韩滢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其中,方言根植于民间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象征着一个地方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为响应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7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情系故土,共话乡音”实践团队分别在无锡、盐城、苏州、泰州、嘉兴、温州地区设立六处采访分支,探索各自家乡方言的历史与发展。
无锡篇
我的家乡无锡是一座有着3500年历史的古城,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大米市之一。它是我国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邻苏州,西连常州。方言是指在在当地所使用的一种地方性语言。无锡属于吴语区的北部,无锡方言几乎备了所有吴语的语音特征。在无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无锡各地区居民沟通没有问题但是各地区的方言口音并不相同因此。近年,多种原因对无锡方言的流传和使用产生了消极影响,无锡青少年与老一代相比,其方言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此次社会实践,我在街头采访了一位90后学生,她表示自己使用无锡话的频率并不高,除与本地朋友跟家里人交流外,很少使用方言,更不用说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了。她还表示自己对老一辈用的一些无锡方言的意思并不太理解,此外她认为现在小辈00后、05后等与老一辈沟通起来较为困难,有时候老一辈不得不学普通话来与自己的孙辈沟通。随后我问了几个无锡专有词,有一半她不敢保证是对的。她认为造成方言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社交人群多样化,不便使用”。“住一个寝室的同学,他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多说的是老家方言,而我感觉我们无锡人却好像大多说普通话。”但是在采访最后,她表示出了对无锡方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后我在网上查阅到:目前无锡政府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对共同语进行推广和普及;对民族语言进行保护和传承,其中包括开设有关的民族语言课程;但在地方方言方面,政府只是从“传承”角度开展工作,还未提及与“保护”相关的教育问题。在有关政策指导下,无锡政府只举行过两次方言传承活动。由此发现无锡政府举行的传承方言活动较少且缺乏普及性。
但是目前,无锡许多现代传媒以其独特的方式努力宣传无锡方言,主要包括:《江南晚报》的天一吴语”栏目、无锡电视台推出的《阿福聊斋》《扯老空》等电视节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无锡方言在无锡市民之间的传播,也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市民对无锡方言的关注。
我相信尽管普通话的主体地位未来还会逐步提高,无锡话在年轻一代人身上表现的衰弱现象也不会有明显下降趋势,年轻一代对无锡话强烈的情感认同将会使无锡话与普通话长期呈现和谐共存。
盐城篇
我的家乡盐城因盐成城,历史可追溯至汉之盐渎县,历几千年至今。她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说到方言文化,盐城话的形成跟移民以及种族融合有很大的关系。盐城地处江淮官话方言区,盐城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小片,与其他淮扬方言基本可以互通(例如扬州话、淮安话、镇江话等)。盐城话具有江淮方言的共同语言特征,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中方言内部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大体可分为滨阜、建盐、丰台三小片。
我调查了盐城本地老人对方言的看法。其中一位老爷爷认为方言不便与各地交流。对于自己的孙子辈他认为应从小教导普通话,方言就像外语,使孩子以后很难与外地人打交道。普通话更像一种标准的语言,是中国各地人都能交流的工具。孩子应从小面对的是标准语更易学习,而非方言。令我影响深刻的还有一位老奶奶,她是支持说方言,教方言,传播方言的。她早年在上海务工,人不深地不熟,很是冷清。直到一次在一片吴侬软语中听到了熟悉的家乡话,她顿时倍感亲切,心头暖暖。乡音无改鬓毛衰,语言的隔阂使人很难有归属感,方言中的地域文化由此体现。
然而我发现这次街头调查中,百分之九十的老人都认为方言没有普通话好,方言不好听,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会教孩子普通话。
这是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结果,老人们说着方言却否定方言,认为普通话更好,更应学习,方言在人们心中形象可见一斑。方言的日渐式微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据我调查,对于方言保护,盐城当地并没有过多活动,仅仅召开了几次关于盐城方言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也是效果甚微,都是专业语言学学者的交流讨论,很难在一般民众中普及开来。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方言则是反映了某个地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该地区特有的文化色彩。耳濡目染,家中的老人其实便是方言的传播者,是家乡地域文化下方言熏陶出的学生。方言便是这样一代一代口口传承给他们,再由他们传承给我们。我们应更加具体落实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增强对方言文化的自信。我认为如果连从小到大大半辈子都说着方言的老人都否定方言本身,后果不堪设想。
而根据语言学专家调查研究得出:会说方言的孩子,有三大好处
1:能协调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往往方言都更加接地气,会方言的孩子,生活中能更加清楚家长在表述什么,在表达什么,能够更快的学习到新知识,而且往往孩子会有更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会学会更多的形容词,来帮助孩子在日常说话中做铺垫。
2:能培养孩子的口才能力
有些方言对于孩子口才能力的培养有很关键的作用,类似天津话和东北话,往往说这两种话的孩子都很会表达,口才很好,身边会聚集很多朋友,这就是方言的魅力。会方言的孩子就相当于多掌握了一门语言,孩子们会从语言里自主提取有用的内容,加以运用,这就使得孩子在的口才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3:能帮助孩子获取更多好感
能学会方言的孩子,也能学会普通话,这点毋庸置疑,所以孩子能够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随意切换,在该说普通话的情况下说普通话,该说方言的情况下说方言,这样会使得孩子的人脉更广,更招人喜欢,能帮助孩子获取更多好感。
专家认为不要去刻意纠正孩子的方言,要相信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只要家长给孩子同时创造了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和黄金,就不要怕孩子学不会普通话。我认为我们可以让孩子从小普通话与方言一同学习,正如同孩子小时候会学习语文与英语一般,领略方言的魅力,领略其中的地域文化之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苏州篇
犹记年幼时捧着《唐诗三百首》里的“乡音未改鬓毛衰”到后来的“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今离家念书,才清晰地感受到前者与后者皆与乡音密切相关,颇有“余音绕梁”之感。
古往今来,思乡除了“明月”、“杜鹃”、“沙鸥”等意向,“乡音”自然也是其中无可忽视的一员,然而比起前几项,乡音却是“无型”。
由于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机缘巧合,加入了有关以“情系故土,共话乡音”主题的社会实践小组。
首先我想到的就是采访一下家里的老人——也就是我的外婆,外婆原籍贯在苏北地区,但是她到苏州定居很多年了,以至于现在的口音一半南边一半北边,颇有时间跨度留下的年岁感,而我从小耳濡目染,如今对外婆的苏北方言大多能理解,有些专属“老苏北”腔调的特色话还能模仿出一两句来。
我向外婆问对于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家不用方言的问题,外婆认为首先确实要加强对孩子普通话的教学,从幼儿开始,她强调了,普通话中的很多词句用方言很难表达出来,比如前两天在交流中说到的艾灸,我在外婆和亲戚间两头“翻译”了好几遍,都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以至于外婆还是没有理解。这一情况说明,老一辈由于普通话教学的缺失,几乎张口只有方言导致和小辈交流会出现多多少少的障碍,普通话教学必不可少。其次,方言就像是地标,是一个人联系着故乡情怀的根。说起自己的故乡,我会首先想起什么呢?不是标志性建筑“大裤衩”,也不是特色小食袜底酥,而是那悦耳的吴侬软语苏州话,是“小娘鱼们”口中软糯的字音。
后我又随机采访了一位90后大学生,问起他平时在家是否常常实用方言,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表示在家与父母亲的日常交流都会使用方言,除非特殊字眼用方言无法准确转述,才会使用普通话。然而,在他的后辈,侄子侄女家中,却又是另一番模样。据他留意,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在家使用方言的频率不甚高,孩子口中80%会使用普通话,而他们的父母为了迁就孩子,特别是在回应孩子用普通话提出的问题时,会下意识通过普通话回应。这表明,在当代,可能在许多家庭中,孩子在普通话和方言的受教育程度不甚平衡,两者间的桥梁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被搭建得很好,这就启示家长们,平时就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双语”环境,让他们在有意无意中明白方言和普通话的双重重要性,并能习之,化为己用。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存在“半吊子”的情况——对于方言只停留于最基本的“听懂”,而不是“会用”,对于这类普遍情况,需要家长逐渐对孩子进行方言对话演练,开口讲和听懂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总体而言,经过这次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对于方言的继承保护刻不容缓。
泰州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地域内的方言土语。方言土语,诞生于巷陌乡野,植根于草根平民之中。从本质上说,它是当地老百姓日常交谈的开头语,而非书面语。泰州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的江淮话,处于长江下游北方方言区的南部边缘。泰州城东南不足一百公里的靖江,即属于吴语区。泰州话是南北交汇的产物。春秋战国时属于吴语,后因迁徙交通指递嬗,一变于西晋末,再变于元明之际,三变于太平天国时,以至形成现今以北方话话音为主体同时保留吴语某些特点的音系。
此次社会实践,我通过街头采访,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泰州方言的来历,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1.八怪:“八怪”这个词广为人知,一般人以为由于有个“扬州八怪”,其实,“八怪”最初并不是指这八个人,而是说一个人不遵守佛家“八戒”,便称这个人为“八怪”,后来慢慢演变成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合规范,便称这个人或这种行为为“八怪”。
2.扛丧:就是和别人吵架的意思。泰州旧时人家出丧,都要找身强力壮的人抬棺材,一般是四个人必须要一口气就把几百斤重的棺材抬起来,抬的时候,四个大汉肩上扛起杠子一起发力,大声喊叫,再加上旁边观望的七嘴八舌,场面嘈杂不堪,久之,泰州人就把吵架比作抬杠子出丧——杠丧。
3.肉神不安:泰州话的“肉神不安”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内心惊慌、烦躁不安,二是用来形容家庭被干扰得无法安宁。古人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又指门神、井神、灶神、厕神、土地神、户尉神六位宅神。方言“肉”和“六”谐音,泰州话的“肉神不安”两个意思分别对应“六神”的两个义项。
4.无二八鬼:亦即“无二鬼”,喻指不做正经、正派事者。“无二鬼”是民间迷信所谓“黑无常”“白无常”,合称“黑白无常二鬼”,是阴府阎王手下的勾魂之鬼。泰州话的“无二八鬼”用来形容不正经、不正派的人或者事,例如:这些无二八鬼的人,你少同他罗嗦。又如:你是本分人家,这些无二八鬼的事不能做。
以上这些方言散布在泰州城乡不同区域,有的听起来很土,其实源自很“文”的历史典故,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给泰州老百姓的生活打上深深烙印,同时,从中也可看出,它代表了泰州风俗文化中劝人向善的价值取向。
大江东去。百川入海。方言土语这股支流,它必然会被普通话的主流语系所裹挟,包容,同化。其中,有些较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鲜活语言,可能会被普通话采纳,消化和吸收。但是,方言作为乡土文化的根,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它的血脉,它的根系必须受到保护和延续。对于这份宝贵的语言资源加以搜集,整理,保护和传承,这不仅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继,一种可贵的文化认知,更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泰州人的一种历史使命。
嘉兴篇
在这次对嘉兴居民的方言调研中,我采访到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表示她只会用方言说零星的词语、短句,但值得庆幸的是她表示她听得懂方言。经调查发现,她不会讲方言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一直和自己说普通话。她在家、在外都说普通话,听方言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别说讲方言的机会了。
2.家长会说方言,但没教过她,以致出现听得懂、说不通的现象。
3.自己没有兴趣学习方言,认为方言不重要。
4.社会发展导致方言失传,普通话的普及让学生缺失接触方言的机会。
过程中,我还采访了自己的母亲。采访中,她说了一些方言,并且她说以前她见到的老人都说方言,根本不会说普通话,现在大部分老人也会说普通话。因为小孩子在家都说普通话,如果自己说方言有时候他们听不懂,所以渐渐地他们也开始说普通话。确实大部分在家的时间我们家人也开始说起了普通话,又是听到一些不常用的方言,我也不大能听懂。但离家后,和不同地方的同学又会特别喜欢提起方言,因为我觉得那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很有趣。
此外还采访了嘉兴百花农贸市场的卖家,他们表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说方言,不怎么会说普通话。在家中的小孩和自己的子女大部分都说普通话。他们认为学习方言没那么重要,但是最好是可以学习一下,因为这也是嘉兴吴越文化的重要体现。
最后,我认为:方言是一个地方的语言名片,是不可失传的地方文化。当你身处外地,突然听到几句熟悉的乡音,会突然感到欣喜,能更快地熟络感情,这或许就是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乡情吧。方言逐渐失传,我希望通过此次采访和宣传,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积极呼吁身边的人重视方言文化。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血脉,却面临“没人说,不愿说”的窘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认识到方言的语言价值和文化价值,保护地方文化。最后,我认为虽然方言的衰落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的趋势。方言向普通话靠拢是客观规律,大势不可逆转。
如何去保护方言,让这种极富地域色彩的非物质文化延续下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切都要在矛盾平衡中不断推进方能取得成效。
温州篇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方言作为其中的分支则能更加鲜明地表达与发展自我的个性。一个地方的方言象征着一个地方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东西南北中,各大不相同,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近代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通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但也使地方方言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近段时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保护地方方言的重要性。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我们团队以“情系故土,共话乡音”为主题,走访各地,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当地人方言的使用情况,与当地人如何看待方言的保护。
“三里调不同,十里不同音”正说的是温州方言的纷繁复杂。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次方言,亦被民间称瓯语,为中国温州市一带汉族本地居民所使用,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在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极大差别,曾经被列为“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的榜首。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当地情况,本次采访主要设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内,以各年龄段人士为采访对象。
首次采访的地点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株柏路鹿港大厦,我们采访到的是一位老师,黄老师。在这里她能接触到不同年龄层的当地人—家长、孩子、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黄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但她认为自身对于温州话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很好,有许多发音不是很正宗,原因是现在比较少使用方言了。在既可以使用方言,又可以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下,黄老师一般使用普通话比较多,问及原因时,她只是回答“比较顺口”。黄老师还表示,对于现在部分青少年只能听懂家乡话却不能用其交流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孩子只能讲一些比较简单的日常用语,比如温州话中一些表达惊讶、生气等语气词;而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则会时常参杂一些温州话,不仅能增加双方的认同感,还能使交流更加顺利的进行;同事之间交流的时候,也大多数都使用普通话,只有在普通话不能表达出情绪的时候,才会用使用温州话。即便如此,黄老师仍希望教或鼓励自己的下一代学习家乡话,所以她认为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和家乡话可以同步学习,因为她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地方的特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同时我们还采访到另外一位老师,林老师。经了解,她比较偏爱于使用温州话,并且方言掌握程度很好,她认为使用方言能增加自身的归属感。在采访的过程中,林老师跟我们科普了温州话的来源与发展。温州话来源于古汉语——文言文。从古流传至今,温州话保留了古汉语的韵律和语法规则,且不同地区的发音有所区别,所以相比其他方言来说,温州话比较复杂。她还说到,古时永嘉诗人的许多唱词都是可以用温州话唱出来,比如永嘉四灵之一——赵师秀,其一首七言绝句《约客》人人耳熟能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用温州话翻译过来时,会发现每句的句尾都是押韵的。后面林老师又我们介绍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温州小吃,她可以道出哪哪的灯盏糕是最正宗的,哪哪的炸串是最好吃的。
最后,和黄老师的观点一样,普通话和方言应该双管齐下,虽然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也许会造成语言系统的混乱,需要家长纠正过来,但她表示往后还是十分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方言。她把学习方言和学习英语作为比喻,学习语言需要在一个条件充分的环境中,所以既然生长在一个方言盛行的环境当中,那么学习方言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林老师在临近采访结束时和我们表示,由衷地希望方言能一直传承下去,在逐渐变得雷同的城市里,那象征的是一种显著的地方特色文明。
方言是根植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方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使各地方保留着地域色彩,不同的语音语调给人以不同的印象,那是文化烙在不同地域百姓身上的一种印记。现今,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为方言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不断的作出努力,让优秀的特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8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