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铜陵白姜:一缕清香千余载,满富乾坤传四方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作者:余盛

安庆高校学子三下乡:铜陵白姜——一缕清香千余载,满富乾坤传四方

(通讯员 余盛)“一片生姜,胜过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健康”,自古铜陵有如此民谣。铜陵白姜,是铜陵“八宝”之一,除了传承着千余载的清香,还暗有一份极致化的坚韧精神。7月28日,为了寻求非遗传承的新动力,探究农村致富的新模式,安庆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姜香漫古都”调研小分队的五位志愿者来到了铜陵市天门镇的白姜生产基地参与调研。

志愿者参观白姜生产基地的工作流程,通讯员 童廷廷 摄

古有白姜延续

白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铜陵的白姜已经开始种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铜陵的白姜声明远扬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就当地人所说,是“倚马餐”让其名扬天下。话说是明代中期的一年冬天,江南信使为了救灾,一路奔波想赢得朝廷的赈灾粮银,可是只有铜陵这一带的信使顺利到达,其他地方的信使杳无音信,这就是多亏了加在倚马餐中铜陵的老姜,温胃驱寒,回阳救逆,护住了前往京都的人马。自此以后,铜陵白姜便声誉鹊起,声名远扬了。

今有世人传承

经过多年风霜的沉淀与洗礼,白姜的文化底蕴已经越来越根深蒂固,制作白姜的过程“选姜-去皮-腌制-晾晒-配料-装罐”,都是根据一系列严谨的工作流程进行的。姜厂负责人告诉我们,铜陵白姜文化的传承当代人必不可少,我们不仅要做到工作上的严谨,还要实现让更多人认识白姜,了解白姜。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终其一生,只为白姜”的匠人——朱泽润。他日复一日在占地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姜阁工作,总是用细心复杂的手法做着自己熟悉的流程。他正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姜农的传承精神,体现了他对铜陵白姜的坚守精神。回到姜厂的场景,姜厂大妈们每个人戴上必备的装备,耐心的给白姜去皮,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生活,更多的难道不也是一种对白姜文化的传承吗?

白姜生产基地正在给白姜去皮的工人,通讯员 孙振华 摄

姜有未来可期

正所谓“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白姜的文化底蕴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的,就单从历史来说,白姜穿过了“倚马餐”,上过了朝堂贡姜,现在,虽然回到了老百姓手中,可是因为多了很多执着于它的匠人,使白姜的文化不会磨灭,只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是,对于白姜文化而言,它又是艰辛的。经过了千年的洗涤,没有被时间埋没,没有被人群遗弃。白姜作为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逃过了时间的推移,可是会不会像众多非遗一样逐渐衰落呢?

参观完白姜生产基地后,“姜香满铜都”调研小分队的志愿者成员们开始着手查阅资料,总结调研情况,对文化的传承展开讨论,总结一系列有关继承的方式。文化的传承需要人力,需要督促,需要非物质渗透。只有从精神上改变,才会使文化被记住,才会使文化得到传承。“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我们要用上自己独特的智慧,采取措施,付诸行动,才能散发出美丽的异彩。我们应该了解到,文化的堕落是由于人性的懒惰与遗弃,而对文化的尊重与重视,才会使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志愿者在白姜生产基地门前与姜厂负责人合影,通讯员 余盛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6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深入群众 走访调研
为了让实践团成员对当地农村致富项目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参观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院2019年“三下乡”暑假实践团于七月十一日十点参观了湖南华绿生物科技…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记特校三下乡队伍出征之日
2019年7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特校三下乡队伍出发前往茂名化州市长岐镇中塘小学,开启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早上十点,特校三下乡的队伍便已经开始搬运转移下乡物资,一箱箱行囊,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于…
”重实践,强能力“——江南大学江大实践小分队到企业社会实践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大实践小分队在7-8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生产实习兼社会实践,实践的主题为“重实践、强能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传统酿造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生工学院在传统酿造方…
义教第三天的课堂日记
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已超1000万。但是,公众及社会媒体对这种疾病仍然存在很大的忽…
数据,信息的直观表述形式 ——关于垃圾分类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处理
(通讯员:晋雪凯)8月12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员在雨湖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8月13日上午9时,团队成员于湘潭大学化工大楼A208集合,进行调查问卷结果的录入和分析工作。(图为团队成…
广东学子下乡义教之初来乍到
7月8日至14日,广东医科大学特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队伍前往茂名市化州市长岐镇中塘小学开展了宣传自闭症的义教活动。七月上旬,滚烫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志愿者们如期坐上了大巴车,经历了两个小时的颠簸车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梦之源实践队前往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及舜龙农业生态园调研
为了探究寿光市如何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振兴,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借鉴。8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梦之源实践队前往寿光市实地调研。本次调研由队长王海燕带领,包括苏桂龙、王子宇在内的5名成员前往。调研队…
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成员带领路人进行爱国歌曲传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祖国七十年的变化,同时了解城市居民对祖国变化的认识,“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于8月10日至8月12日分别在徐州、郑州两座城市进行实践活动。8月10日…
走近壮锦
走近壮锦今天,山东大学(威海)的“锦之情梦之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谭湘光壮锦工作室。这是实践团队的第三站,今天队员们走访了谭湘光壮锦工作室,采访了广西壮锦大师谭湘光老师。谭湘光工…
书写中国字,自信中国志:广二师学子开设毛笔暑期实践书法课
7月22日下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锦帆三下乡服务队为加车村当地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加车村内,笔走龙蛇”,旨在加强孩子们对中国优秀书法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潜移默化的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