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铜陵白姜:一缕清香千余载,满富乾坤传四方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作者:余盛

安庆高校学子三下乡:铜陵白姜——一缕清香千余载,满富乾坤传四方

(通讯员 余盛)“一片生姜,胜过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健康”,自古铜陵有如此民谣。铜陵白姜,是铜陵“八宝”之一,除了传承着千余载的清香,还暗有一份极致化的坚韧精神。7月28日,为了寻求非遗传承的新动力,探究农村致富的新模式,安庆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姜香漫古都”调研小分队的五位志愿者来到了铜陵市天门镇的白姜生产基地参与调研。

志愿者参观白姜生产基地的工作流程,通讯员 童廷廷 摄

古有白姜延续

白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铜陵的白姜已经开始种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铜陵的白姜声明远扬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就当地人所说,是“倚马餐”让其名扬天下。话说是明代中期的一年冬天,江南信使为了救灾,一路奔波想赢得朝廷的赈灾粮银,可是只有铜陵这一带的信使顺利到达,其他地方的信使杳无音信,这就是多亏了加在倚马餐中铜陵的老姜,温胃驱寒,回阳救逆,护住了前往京都的人马。自此以后,铜陵白姜便声誉鹊起,声名远扬了。

今有世人传承

经过多年风霜的沉淀与洗礼,白姜的文化底蕴已经越来越根深蒂固,制作白姜的过程“选姜-去皮-腌制-晾晒-配料-装罐”,都是根据一系列严谨的工作流程进行的。姜厂负责人告诉我们,铜陵白姜文化的传承当代人必不可少,我们不仅要做到工作上的严谨,还要实现让更多人认识白姜,了解白姜。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终其一生,只为白姜”的匠人——朱泽润。他日复一日在占地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姜阁工作,总是用细心复杂的手法做着自己熟悉的流程。他正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姜农的传承精神,体现了他对铜陵白姜的坚守精神。回到姜厂的场景,姜厂大妈们每个人戴上必备的装备,耐心的给白姜去皮,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生活,更多的难道不也是一种对白姜文化的传承吗?

白姜生产基地正在给白姜去皮的工人,通讯员 孙振华 摄

姜有未来可期

正所谓“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白姜的文化底蕴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的,就单从历史来说,白姜穿过了“倚马餐”,上过了朝堂贡姜,现在,虽然回到了老百姓手中,可是因为多了很多执着于它的匠人,使白姜的文化不会磨灭,只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是,对于白姜文化而言,它又是艰辛的。经过了千年的洗涤,没有被时间埋没,没有被人群遗弃。白姜作为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逃过了时间的推移,可是会不会像众多非遗一样逐渐衰落呢?

参观完白姜生产基地后,“姜香满铜都”调研小分队的志愿者成员们开始着手查阅资料,总结调研情况,对文化的传承展开讨论,总结一系列有关继承的方式。文化的传承需要人力,需要督促,需要非物质渗透。只有从精神上改变,才会使文化被记住,才会使文化得到传承。“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我们要用上自己独特的智慧,采取措施,付诸行动,才能散发出美丽的异彩。我们应该了解到,文化的堕落是由于人性的懒惰与遗弃,而对文化的尊重与重视,才会使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志愿者在白姜生产基地门前与姜厂负责人合影,通讯员 余盛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6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兵分两路 顶端相见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正值青少年的我们,在步入大学前以努力学习为首要己任,而步入大学后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我们向往实践,理应…… 华清学院乡村调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寻访乡村振兴路”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团十余名怀揣炽热之…… 王子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课堂真情暖童心 莘莘学子助力乡村梦

杜甫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在素质教育没有完全实现的今天,践行这句话困难重重。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是啃着书本,在题海里“遨游”过来的,以实践积累学识并未实现。到了大…… 王子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爱谱写稚嫩青春 回忆童年感恩父母 ——记乡村振兴调研团幼儿园支教之行

2019年7月22日和23日,乡村振兴调研团来到户县鸿阳幼儿园和博稚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七彩幼儿园之行,举行了T恤设计大赛、折纸课、音乐课、绘画课、“童心向党,祖国你好,70岁生日快乐”…… 刘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画好村情图,记好民情帐” 华清管院实践团深入基层探民情

2019年7月19日,经过乡村振兴调研团队的反复敲定,最终确定把服务农民、服务农村发展作为社会调研的一课,科学分组,合理确定方案,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认真绘制“村…… 王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忆革命精神华清管院学子开启红色之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日中国的辉煌是由很多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和传承的。7月20日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团一行…… 索盼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绘就农村发展新蓝图”管院学子踏上乡村振兴调研之

夏天的雨,总是这么急,正如实践团成员的心情,紧张而又迫切。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志…… 郭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华清学子深入户,寻访乡村振兴路

绵绵细雨散落人间,阵阵清风拂过人心。7月18日早上九点在指导老师李琛的带领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乡村振兴调研团热闹开启“乡村振兴调研之路”。一行十一人分成两个小组进入村民家…… 贾普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深入群众 走访调研
为了让实践团成员对当地农村致富项目的发展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参观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院2019年“三下乡”暑假实践团于七月十一日十点参观了湖南华绿生物科技…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记特校三下乡队伍出征之日
2019年7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特校三下乡队伍出发前往茂名化州市长岐镇中塘小学,开启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早上十点,特校三下乡的队伍便已经开始搬运转移下乡物资,一箱箱行囊,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于…
”重实践,强能力“——江南大学江大实践小分队到企业社会实践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大实践小分队在7-8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生产实习兼社会实践,实践的主题为“重实践、强能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传统酿造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生工学院在传统酿造方…
义教第三天的课堂日记
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已超1000万。但是,公众及社会媒体对这种疾病仍然存在很大的忽…
数据,信息的直观表述形式 ——关于垃圾分类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处理
(通讯员:晋雪凯)8月12日上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成员在雨湖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8月13日上午9时,团队成员于湘潭大学化工大楼A208集合,进行调查问卷结果的录入和分析工作。(图为团队成…
广东学子下乡义教之初来乍到
7月8日至14日,广东医科大学特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队伍前往茂名市化州市长岐镇中塘小学开展了宣传自闭症的义教活动。七月上旬,滚烫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志愿者们如期坐上了大巴车,经历了两个小时的颠簸车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梦之源实践队前往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及舜龙农业生态园调研
为了探究寿光市如何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振兴,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借鉴。8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梦之源实践队前往寿光市实地调研。本次调研由队长王海燕带领,包括苏桂龙、王子宇在内的5名成员前往。调研队…
化工学院“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成员带领路人进行爱国歌曲传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祖国七十年的变化,同时了解城市居民对祖国变化的认识,“话城市记忆,颂祖国华章”记者团于8月10日至8月12日分别在徐州、郑州两座城市进行实践活动。8月10日…
走近壮锦
走近壮锦今天,山东大学(威海)的“锦之情梦之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谭湘光壮锦工作室。这是实践团队的第三站,今天队员们走访了谭湘光壮锦工作室,采访了广西壮锦大师谭湘光老师。谭湘光工…
书写中国字,自信中国志:广二师学子开设毛笔暑期实践书法课
7月22日下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锦帆三下乡服务队为加车村当地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加车村内,笔走龙蛇”,旨在加强孩子们对中国优秀书法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潜移默化的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