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俚曲剧团,风采依旧——烟大学子走访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副团长李继瑞

来源: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者:王楠

聊斋俚曲是山东省淄博市的传统音乐,通过当地方言唱出。聊斋俚曲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当代社会中传唱流传,成为山东地区一种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在2006年,聊斋俚曲遗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探索俚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队来到了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一探究竟。

今天烟台大学实践队找到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的副团长李继瑞,首先对他进行了采访与交谈。谈及由蒲松龄老先生传承下来的聊斋俚曲时,李老师抑制不住的骄傲溢于言表。他说道,随着蒲家庄开发了聊斋城,聊斋俚曲被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淄博市当地人更想要把聊斋俚曲文化传承下来,把俚曲更好地唱给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人民。因此那时的李老师怀揣着对聊斋俚曲的热爱,将当地喜欢俚曲的老百姓聚集起来,成立了俚曲音乐协会,后协会又进一步发展为聊斋俚曲剧团。我们从李老师口中了解到,今年正是建团十一周年,经过历年的锻炼与磨砺,如今剧团团体已有50多人组成,其中大部分为60至70岁的老师,余下部分是因对聊斋俚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来到剧团的各地大学毕业生。

团队成员采访李副团

听李老师说,随着淄博市政府对传承聊斋俚曲文化的支持,剧团的演出越来越多,使美妙动听并带着当地特色的俚曲被更多的人听到,剧团也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老师说,与蒲松龄先生的雅文化《聊斋志异》相比,俗文化聊斋俚曲仍能登得上大雅之堂。

当问到李老师是否打算在聊斋俚曲文化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人了解聊斋俚曲文化时,李老师谈道,剧团已计划去祖国首都北京进行演出,立志达到更高水平,把更好的聊斋俚曲文化带给各地人民。在剧团,我们也遇到了一位学习戏曲专业的青岛大学毕业生,他正因对聊斋俚曲怀着满腔热忱而来到剧团,至今已在剧团呆四年之久。

在采访完李继瑞老师之后,实践队队员们有幸能够观赏到剧团演出排练过程,在沉浸于热情奔放的合唱中同时也能惊讶于井井有条并带有些许严肃感的伴奏音乐。

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排练

今天实践队来到淄博聊斋俚曲剧团获益颇丰。不仅了解到蒲松龄先生留下的聊斋俚曲传统文化,也深入聊斋俚曲剧团访谈得知当地百姓和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有效举措。聊斋俚曲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永留千古,必将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蚌埠学院学子三下乡走进农村,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推动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了解砀山县当地的产业发展、农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8月7日,蚌埠学院科技支农帮扶团在校西门口整装待发,辗转来到宿州市砀山县梨花镇,虽然风尘仆仆,但却兴致…
安徽学子深入砀山 扶农一夏 农情一生
产业扶贫是推动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了解砀山县当地的产业发展、农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7月7日,蚌埠学院科技支农帮扶团在校西门口整装待发,辗转来到宿州市砀山县梨花镇,虽然风尘仆仆,但却兴致…
安徽学子深入砀山 见证黑木耳惠民之路
为助力精准扶贫,聚焦“三农”问题,7月7日-7月11日,蚌埠学院科技支农帮扶团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何珊的带领下,致力于为砀山黑木耳提质增量,开启为期5天的实践之旅。7月8日上午,团队跟随砀山县玄…
赴天涯访英雄哨兵,传国粹展军大风采。
习主席强调“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本着积极服务官兵健康的宗旨,充分利用中医专业知识为官兵进…
科技支农 蚌埠学院深入黑木耳基地助力生产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食用菌企业蓬勃发展,成为一股新兴的科技力量,带动着当地人民脱贫致富。为更好地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解决其技术上的难题、拓宽其销售渠道,7月8日早上八点半,蚌埠学院科技支…
我们何其幸运 ——山东师范大学“心视界”支教团队的文艺汇演排练
为贯彻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8月11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视界”支教团队开展了对裴子岩小学学生的文艺汇演排练,其中由四年级女生带来的朗诵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赞美。课上…
塑料变形记——“心视界”支教团队的特色手工
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打破孩子们总是认为学习是枯燥的8月11日,“心视界”关爱留守儿童支教团队在菏泽市东明县小井乡裴子岩村裴子岩小学继续进行手工教学。本次手工课上,老师给孩子们准…
走近科技,探索奥秘(图)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在新中国诞生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南京工程学院…
深入市场,聆听当事人心声
淄博市陶瓷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名气,为了深入了解淄博陶瓷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烟台大学YTU-winner实践队来到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并在附近市场开展了一系列采访。实践队队员准备好采访的问题与相…
一路有真情 ——山东师范大学“心视界”支教团队的支教尾声
为贯彻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8月1日起,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视界”支教团队自发开始了在菏泽市裴子岩小学的支教生活。此次活动本着“为祖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