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普宁8月12日电(通讯员 吴思远 邓雪玲)在十九大启幕的新时代,家庭一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了宣传和弘扬优良家风,近日,广东医科大学“映迹”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前往广东省普宁市燎原街道光南小学,开展为期9天的“三下乡”活动。
服务队为孩子们带来的“家风和畅系列”包含了家教、家训、家诫、家规、家仪、家范、家和、家信、家德和家学,分别有不同的队员来讲解。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只差一段思考
“家风”对于成年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严肃枯燥的词,何况现在是一群三四年级的孩子要学习。起初服务队义教时,孩子们反映说:“家范是什么?家学是什么?”生硬的课堂,孩子们因为不能理解而不专心听课。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服务队义教的意义就只是锻炼自己了。
每天晚上,服务队都会聚集在一起开会,各自分享每天的所见所闻、感受和建议。大多数队员都汇报了孩子听不懂课的情况。
从发现问题,到尝试去解决,只差一段冷静思考的过程。授课老师可以尝试一下课堂提问,如果担心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还可以对愿意回答问题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鼓励到其他孩子。
片刻思考和讨论后,服务队找到改善情况的方案:增加互动,增加课堂趣味性。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增加小组奖励制度,等孩子们积极性提高后改为个人奖励制度;授课内容可以与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等形式结合。后来的课堂氛围活跃了不少,在一次下课后,孩子们还问老师:“能不能再加一节课?”
队员黄凯欣说:“我们的到来也许并不教给他们太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只要尽力了用心了,他们即使只学会了一点点,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无规矩不成方圆,恪守家规彰家风
规矩,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家有家规,国有国规。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规的含义,家规课伊始,授课人吴思远将“规”字分解成“夫”和“见”,并通俗易懂地讲解每个字义,还举例了家里生活、餐桌和学习上的该做或不该做的事情,孩子们在台下回应“对”和“不对”。
男孩几乎每节课上都举手发言。 通讯员 邓雪玲 摄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而国是千万家。老师将家规扩展到校规,从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列举校门口、校道上、楼梯上以及班级里的常规,并进一步讲述违背各个常规带来的危害。孩子们专注地看向讲台,当老师每提一个正确行为的例子,孩子们都会在台下点头。老师通过视频《国家》过渡,告诉孩子们:“国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激发了孩子们的国家情怀。
课堂上,队员和孩子们看向讲台,认真地听课。 通讯员 邓雪玲 摄
家规课临近尾声,老师分享《鲁迅刻早》的故事,并让孩子们在纸上分点写下自己觉得难遵守的家规,并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希望孩子们能够改正不好的习惯。
认清自己,言传身教抒心声
家教课上,授课人温健欢以小游戏开场,打破了之前课堂的尴尬。“我说大西瓜,你们举左手;我说小西瓜,你们举起右手大拇指。举错的同学上来自我介绍,让大家认识一下。”温健欢讲述游戏规则,让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在座位上听指令。
“好,那现在安静下来听我指令。3!2!1!大西瓜!”孩子们迅速举起左手,其中有的孩子不在状态举起了右手。老师先以自己的介绍为例子,鼓励做错动作的孩子上讲台模仿着做自我介绍。“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喜欢做什么?”在台上孩子们腼腆地介绍自己,在台下其他孩子在认真地听。在小小的“惩罚”后,老师都给上台的孩子以文具笔奖励。这不但让师生彼此更加了解,还活跃了课堂氛围,给其他队员上课形式树立了学习方向。
老师对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孩子们给予奖励。 通讯员 邓雪玲 摄
“有梦想没有错,最重要的是坚持。”队员温健欢通过播放视频,并慢慢将视频讲解,让孩子们对家教有更深的理解:“家教是人生的基石之一,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弄明白。”
服务队虽然与孩子们相处仅仅9天,但希望孩子们所学的知识在人生中有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