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大学生将红歌唱响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林若天

湖北大学生将红歌唱响

大学生网报 十堰7月22日电(通讯员 林若天)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党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之际唱响这首红歌——《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时代乐章小队带着这首红歌跨越不同的城市,走到不同的乡村去将它唱响。将红歌精神发扬,将红歌精神唱响。

“爱我中华”梦之队—时代乐章小队第一站来到了十堰市张湾区荣华小学进行传唱。我们在荣华小学开展了关于爱国主题的讲座,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祖国是多么的繁荣昌盛,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屈辱的历史。谢昌胤同学用PPT向孩子们展示了我们祖国屈辱的历史和那些英勇奋战的烈士,无一不让孩子们蹙起了眉头。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我们屡屡受挫,八国联军使我国山河破碎,日本侵华时烈士们用血染红了祖国的山河…但是面对这些屈辱时那些英雄们没有退缩,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祖国的尊严,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虎门销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黄海海战我们的战士视死如归,抗日战争为我们书写了胜利的战歌。在课堂上我们更是开展了趣味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伟大的抗战英雄。在气氛的最高点我们和全体同学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更是有两个同学在讲台上单独演唱,在激昂的歌声中,我听出了同学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满腔热情。

接着我们来到了红色教育的摇篮——延安。我们分别去到了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和梁家河进行参观学习,并在当地与相关人员进行红歌合唱。在纪念馆门口我们碰到了身着红军装的一行同志,在参观时他们一边认真听讲解一遍记笔记,后来我们问到这行人里的一个叔叔他告诉我们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延安,以前只是觉得延安是革命圣地但是对延安没有太多的感情。而现如今参观完延安纪念馆后感触颇深,他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奋力保卫祖国的情怀,体会到了先烈们甘于奉献的精神。他感慨道:“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美好都是因为这些革命先烈啊,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让我们对过去的情怀越来越淡,所以像这种团建来参观这些革命圣地还是很好的。让我们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伟大,对过去的艰苦生活有所感悟。”接着我们与叔叔所在团队协商后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激昂的歌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门口飘扬,在叔叔阿姨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和对革命烈士崇高的敬意。

这首红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作者运用了两个具象化的比喻抒发了母子之间的感恩之情,感受了大海与浪花的依托与忧乐之据。“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和我”的永恒的关系式,更是亘古不变的情感。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也抒发了我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和崇高的敬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25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心得】感伤从何而来

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莫名的感伤?是因为何由?是因为要离开这群脏兮兮却又可爱活泼的孩子们,还是因为离开我们在这里将就住了十天的地方而感伤?而不知名的感伤从心底里升腾起来,似烟似…… 刘晓燕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素昧平生的我们

7月8日,33个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因为支教,为了同一个梦想而相聚在一起。8号,我们从岭师出发,从心出发,只为那一片天地带去我们的心。即使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最美的遇见

在这十天的日子里,我遇见最美的队友,就是你们。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不论大小,都是为了西坡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因为有了这样的队员,……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遇见你们,好幸运

孩子们,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我们都希望能够为孩子们做出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改变孩子们。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那一瞬,好想大声歌唱,“与你相遇,好幸……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期待相逢之日

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而我最不舍的是那群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我们能有相逢之日。…… 龚杏兰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离开之后记

下乡结束的第一天,昨天和同学们挥手说再见,心中是不舍,是郁闷,是想重来一遍的感觉。但是人生离别的场景很多,我们只能怀着对以往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不断的往前走,所以我在分别时只和……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为这落泪的时刻歌唱

下乡的日子悄悄地接近了尾声,所有的活动就只剩下最大型的文艺晚会这一项了。尽管再不舍,时间还是从我们指尖悄悄溜走。脑海中浮现着以往的我们相处的时刻,泪,已经不知不觉的为你们流……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屡教不改是否该体罚

在我来教学的前六天,我都是认真持行队长的话,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肃、刻板、恪守职责的形象。免得学生以为老师好欺负,便变本加厉的肆意在课堂动荡。但是对于体罚他们这一制度,……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
2019年7月至8月,由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18环境2班组成的传统手工艺调研队,在衢州本地开始了暑期实践之旅。本次实践活动以“让文化说话——传统手工艺随环境变迁调研活动”为主题,旨在宣扬传统手工艺,…
学海摆渡人文学生活馆调研活动
2019年7月11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关于赴十省二十八市关于“互联网+文创”产品调研、文学生活馆文化创新以及“学海摆渡人”研学创业项目的调研。调研团队参加了山东大学知名的文学生活馆,并…
“天缺以石补,人残用爱圆”——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点温暖桔灯,暖前行之路”调研团走进
7月17日,上午8:30,“点温暖橘灯,暖前行之路”调研团再次抵达济南市章丘区残疾人托养中心,进行志愿服务。这里的残疾患者大多是中度或重度智力残疾,他们的年龄在16岁——40岁不等,心理年龄却相当于正常人…
湖北大学生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忆峥嵘岁月传革命精神
湖北大学生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忆峥嵘岁月传革命精神大学生网报黄冈8月3日电(通讯员卢洁)井冈山的地势险峻、沟壑纵横。其中井冈山的中部崇山峻岭,两侧地势为低山丘陵。站在山顶上往下看去,巍然的井冈…
回望红色征程足迹回味一路历史艰辛
回望红色征程足迹回味一路历史艰辛大学生网报十堰8月5日电(通讯员刘爽)在旅途之中的探索与站在终点的回望总有不一样的味道。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的实践征程前行中,我们团队一起成长一起收获一起学习一起努…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探索八一精神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探索八一精神大学生网报8月4日滨州电(通讯员刘天浩)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走进杨家岭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走进杨家岭大学生网报8月5日滨州电(通讯员刘天浩)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
陕北民俗: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陕北民俗: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大学生网报7月10日延安电(通讯员向金凤)回想长征的故事,我们也似乎走着属于自己的长征之路。从十堰出发,来到原来以为只有肉夹馍、胡辣汤等特色小吃的延安,领略了另外一…
湖北高校学子三下乡:感悟小岗村精神
湖北高校学子三下乡:感悟小岗村精神大学生网报十堰8月1日电(通讯员赵玉琴)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饱受无粮无米的折磨,已经到了连借米都困难的地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十八户村民不得不冒着坐牢杀头…
走进梁家河读习总书记感红色岁月
走进梁家河读习总书记感红色岁月大学生网报十堰8月3日电(通讯员刘爽)看山是山,见树是树,看到一片山林,总会有人懂得联想得到山与树,走进一个地方,看的是景,想的是人,悟的便是情。在走进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