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电(通讯员 林雪珂)1958年炮轰金门,围头是主战场,村里民兵悉数参战。1979《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措施。硝烟散去,围头与金门的交流不可避免。乡音亲切,风俗相同,信仰相通……围头与金门的民间联系从未间断。2019年7月,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晋江市围头村暑期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围头村,这个离台湾金门最近的地方。
图为战争与和平展馆三楼介绍。通讯员 林雪珂 摄
位于八二三战地公园战争与和平展馆三楼,记录的是海峡两岸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战火变烟火,炮台变舞台”,两岸的联系、两岸的交流、两岸的故事通过照片娓娓道来。
图为海峡情缘展览板。通讯员 郑永平 摄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情谊颇深。海峡生成地缘,地缘重启商缘,商缘带来姻缘,姻缘加深民缘,民缘促成水缘,“五缘”搭起了围头村与台湾之间的桥梁。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围头新娘主题园长廊。通讯员 徐文俊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站在鹊桥上。通讯员 黄晗颖 摄
从1992年第一个嫁金门的“围头新娘”,到2008年第一个嫁围头的“台湾媳妇”至今已有147对缔结连理,从“海峡炮战第一村”到“两岸通婚第一村”,围头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岸冷暖关系的真实缩影。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两岸交流活动。通讯员 陈奇闻 摄围头村积极开展“寻亲、访亲、恳亲”等血脉相连活动,据讲解员介绍,自2010年首届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起,两年举办一届两岸节庆,到如今已是第六届了,第四届返亲节还被列入了国台办。
图为实践队成员听南音社演奏并向社内老人请教。通讯员 王平 摄
当年晋江人移居台湾,家乡流行的音乐、戏曲也随之传入台湾,南音便是其中之一。台湾龙山寺内的聚英社,是台湾最早的南音社,后来遍及台湾各地。台语与闽南语同脉相连,戏腔一出激起了两岸人民的共鸣。
图为实践队成员访问村书记洪水平。通讯员 黄晗颖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讲到,两岸要应通尽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村书记洪水平坚定地告诉实践队成员:“围头村将继续精心运作好已有的两岸民间交流平台,不断拓展活动内涵,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努力打造成为台湾同胞登陆的‘海峡第一村’。”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村委会前合影。通讯员 黄晗颖 摄过去,围头是“英雄的围头”,是“海防前线”故事最多的一个点;而现在,围头是“美丽的围头”,浅浅的海湾,锁不住两岸的深深的情缘,“冤家变亲家”的故事还在这里继续上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