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电(通讯员 林雪珂)浓缩着1200多年历史的围头战地文化渔村,东临台湾海峡,西依美丽围头湾,是大陆距离台中和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与对岸仅隔5.6海里的距离,让这里曾经炮火连连,历史的痕迹里流淌着战争年代的坚守,战火褪去后的新村里,又在演绎着如今两岸的情缘,大海给这里带来过炮火,也给这里留下了最珍贵的记忆。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晋江市围头村暑期实践队走进围头村,感悟围头战地文化。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战地公园捡拾垃圾。通讯员 徐文俊 摄
八•二三炮战中,安业民同志为保护火炮,全身烧伤面积达百分之七十,仍坚持战斗直至炮战结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历经六十一载春秋,昔日的老民兵依然倍加追忆。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战地小老虎”洪建财等老兵交谈。通讯员 黄晗颖 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默哀八二三牺牲战士。通讯员 徐文俊 摄
在前线的队伍中,不仅有英勇的围头人民,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战士,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家乡,但都为了同一目标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地下坑道群中浏览战争历史。通讯员 林雪珂 摄
1959年修建的250米长的地下坑道群仍然保留至今,碉堡四通八达,上下三层深达20多米,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地下坑道群中当年留下的残缺字迹,虽然已不太看得清楚,但就这么寥寥几字,映射出抗战战士们艰苦奋斗、无畏牺牲的强烈爱国精神。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村民交谈。通讯员 徐文俊 摄
八二三战地公园里随处可见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他们大多是住在附近的村民,其中不乏老民兵们。谈起当年的炮战,他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我们就躲在地道里边,把炮打到金门那边去的。”
图为实践队成员问候抗战老兵“战地小老虎”洪建财。通讯员 陈锦钰 摄
这位看上去气宇轩昂、容光焕发的老人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他深情并茂地与实践队成员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漫天的炮火中,16岁的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成为围头村民兵队伍中年纪最小的“娃娃”兵。“别看我那时候个子小,我能够一口气扛起两发炮弹”“安业民负伤时是我背他下来的”。洪建财情绪激昂,眼神里闪烁着光辉。
图为实践队成员访问围头村主任洪水平。通讯员 黄晗颖 摄
出生于农村英雄家庭的洪水平,2006年当选围头村主任。父母和两个叔叔都是在炮火纷飞中立过三等功的优秀共产党员,“全家兵”的红色基因和家教,成为他心底抹不去的情怀。洪水平说:“围头有很多的革命英雄,要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发扬到现在的经济建设中来,打造特色文化强村。”
围头村从战地走来,不忘来时之路,围头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继承弘扬围头新八二三精神“爱国爱乡,敬业创业”,朝着围头更好的明天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8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