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工程与科学学院 作者:穆贵琳

为响应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号召,2019年7月16日,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社会实践团队开始有关垃圾分类政策的调研活动,深入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岱山社区,对社区内的垃圾分类以及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看法进行调查研究。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法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分配方法。目前垃圾产量日益增长,垃圾分类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将各种垃圾整理并完善处理,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为了解莱山区岱山社区的垃圾处理及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情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类小当家”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调研及走访专项活动。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活动前期,我们先分组围绕社区进行查看,调查社区内垃圾桶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等。最后统计到社区内设有两种垃圾箱,分别为:中型推拉垃圾桶以及带有简单“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标志的小型垃圾箱,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进行简单的分类。小组成员仔细观察了社区内垃圾桶投放情况,有12处摆放区域,共有39个垃圾桶,19处还另外设有点单分类的垃圾箱。几乎每个垃圾投放区域的垃圾桶数量都在三四个左右,相较于该小区总体面积规划和布局来讲,垃圾桶投放分布较为合理。

社区内设有的垃圾箱。( 穆贵琳 摄)

社区内设有的垃圾桶。( 穆贵琳 摄)

通过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垃圾桶内垃圾日清,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使用需求。但是在仔细观察下,我们发现,垃圾桶内的垃圾种类各样,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分类,即使是标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也存在放错的情况,清洁人员清理较为困难,这说明部分居民投放垃圾时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另外还存在想分类但分不清的情况,“垃圾分类”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当前状况,团队成员们依据垃圾分类政策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对居民进行了简单大致的交流,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都持积极响应的态度,表示希望社区环境能够改善得更好。

走访调查,深入了解

活动如期开展,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发放环保宣传单,并与他们交流、采访。我们了解到部分居民对即将普及的垃圾分类政策所知较少,甚至有个别居民错误的认为,他们已经交纳了相关的费用,所以垃圾的分类应该交给相关的部门来处理。但有些居民已经开始关注相关的政策,并开始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而对于生活中的塑料袋、一次性快餐盒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一大难题,有些居民表示虽然在生活中已经减少使用但很多时候难以避免使用,并且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时志愿者们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在处理难降解垃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垃圾分类虽然不能加快难降解垃圾的处理,但却能方便垃圾处理人员统一进行处理,减少难降解垃圾随风四处散落的情况,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一种环保。

填写问卷,整理总结

在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情况下,志愿者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分发给居民,并表示将会根据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尽自己的能力做现场答疑,在后一天的宣传中也会根据这些做出针对性宣传讲解。不少居民积极领取问卷并填写,有些居民对志愿者后一天的宣传提出建议,志愿者们一一记录,准备在调研结束后统一整理以便宣传时采用。在问卷调查后,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分类小当家”团队进行了重点讲解。

社区居民在填写纸质调查问卷。( 张雅琪 摄)

对于小组成员提出的垃圾分类的有关问题,部分居民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正确答案,而居民们表示不清楚的部分问题,小组成员也依照前期了解到的知识作出了简单介绍。除了解答疑问,小组队员们还就自己查阅到的资料向社区居民讲解今年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并简单介绍生活中常用的垃圾分类知识,据了解,1吨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节省木材4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750公斤;1吨废玻璃能造出2万个500克容量的玻璃瓶。这些知识都可以帮助居民们日后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准备。总体来说,社区人员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少数存在意识不强的问题,但是大家都积极了解、参与,表示愿意响应国家的垃圾分类号召,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队员们更加了解到民众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和需求,更多的居民开始有意识地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去了解垃圾分类投放对于现今社会与环境的重要性。实现垃圾分类,首先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是我国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哪一种,仍然占有土地资源。其次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现代的垃圾含有化学物质,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等,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三,可以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将垃圾变废为宝,如回收纸张能够保护森林,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为绿色肥料。最后,垃圾分类能提高民众价值观念,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提高个人最终的素质素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利处,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大家庭。

同时,队员们在投入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居民们的认同。工作结束后队员们对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与衔接,并对实践的下一步行动进行合理的方案讨论与改善,为后一天的宣传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盘绘画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云支教之武侯诸葛孔明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线上游西安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肩扛担当,胸怀感恩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的重要性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篮球基础球性训练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支教进行时,传递教育圣火
2019年8月2日星期五上午,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支教队员杜雪建、王小文、陈杰、王小文负责今天上午的课程,他们认真讲课,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上午。首先,支教队员杜雪建给学生们上英…
在帆船制作之中验证科学真理
——记四进永和低年级物理实验课堂回顾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广州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低年级物理实验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四进永和服务队…
八一建军节:铭记伟业,致敬经典
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二周年,2019年8月1日下午,全体学生在教室共同观看《建军大业》,共同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定位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
走进历史文物,回归精神家园
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以令我们直面地回归到远古时期的世界。2018年7月5日,为感受齐鲁大地浓厚的历史积淀和…
园丁之歌
——记物电四进队伍义教课堂初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处于学”。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
红色知识小课堂,歌颂英雄王二小
2019年我国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回首过往,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那是一段值得我们不断学习的风云交织的岁月。8月2日,山东理工大学“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开展“红色知识小课堂”,以此来带孩…
生活中的化学
——记物电四进永和队伍化学课程回顾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7月14日和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开…
走进新时代 共建新农村:三下乡之庙荒村调研
传播红旗渠,需要脚踏实地,走进实地。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的一处乡村-庙荒村。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庙荒村之前十分贫瘠,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近几年,受红旗渠的影…
传承革命纪念馆,纪念革命精神
8月4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实践团参观了位于滨州市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是为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而…
漫漫非遗传承路,行以求知知更行——赴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徽者,美好之谓也;徽州即是美好的地方,它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延续至今的徽商文明,更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7月19日,电气学院赴安徽黄山探访徽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屯溪、歙县,一起去探寻优秀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