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电子科技大学于今年七月把垃圾分类的理念带向贫困地区——四川省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和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以“点燃希望,织就梦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了为期半月的暑期支教实践活动。
“带着你的希望,织就梦想”
怀揣“点燃希望,织就梦想”的初心,支教队成员于今年五月份对学校基础条件以及当地环境环境保护理念,垃圾分类状况进行调研,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指引,认真学习了《生活垃圾实施方案》和垃圾分类的起因后,决定开设垃圾分类这门课程尽织梦人所能,改善乡村环境,让孩子们树立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此,织梦人进行了校内外募捐,用明信片记录下各界人士的爱心话语;
他说,愿你们认识上帝,凡认识祂的有永生。
她道,外面世界很美好,你应该来看看。
他们言,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最有趣的是等待,是未来……
于7月6日扬帆起航,换了五种交通工具,翻越几十座大山。大家的爱已经生出翅膀,织梦人带着它,一起来到孩子身旁,助力伸展翅膀,追寻飞翔方向。
“垃圾被捡起的时候便有价值”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以小猪佩奇中乔治和佩奇学习垃圾分类引起兴趣,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异常繁忙,满载而归的垃圾车来去匆匆,占据土地,散发臭气、污染环境,“也许我们并不会喝道这里的水,但是很难保证不会吃到用污水浇灌的蔬菜”。为了天更蓝,水更绿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接着,织梦人为孩子们介绍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的基本分类方法及生活常见例子,同时理论与实践并进,分小组模拟垃圾投递,并陈述分享理由;组织孩子们绘制和垃圾分类有关的板报,在绘画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给孩子们发放垃圾分类方法的资料;组织孩子们劳动,将垃圾归整,分类。
课程使孩子们意识到,“我们扔出去的垃圾最终又会换一种面孔回到我们身边。”垃圾分类,使垃圾进入工厂而不是填埋场,节省土地,减少污染的同时还能变废为宝。
“绿水青山便是青山银山”
利用课余时间,织梦人举办了“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宝物”系列游园活动,同学们通过玩成趣味投篮,数学挑战赛,乒乓球赛跑,语文知识我知道等多个趣味运动,挑战成功后会得到一个垃圾,指定位置正确投放即可变废为宝,会获得一枚印章,印章多者获胜。
“老师,这道题不会呀。”
“圆的面积公式上节课讲过的哟,想想怎么应用到这道题里。”
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娱乐教学相容,气氛越来越活跃,“这道题我会”“耶,我投篮五进四!”“我知道,易拉罐是可回收”“老师,快看,我有六个章了!”
游戏结束,织梦人为同学们发放了图书、画笔、文具、跳绳等礼物,“告诉我梦想在哪头,那里不会有尽头。”织梦人尽自己所能,为了孩子,为了大家的期待,更为了自己的初衷,在四川省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中心小学和贵州黔东南岑巩大有镇中心小学种下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1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