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骄阳烈日,蝉喘雷干,磅礴之势卷德州。7月28日,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小鲁班大工匠”志愿服务队前往德州市武城县范庄社区的昌盛日电武城光伏农业示范园,开始了对太阳能未来乡村建设的实地调研。
在前往范庄社区的路途中,“小鲁班”们印象中的太阳能就是“电板一块,发电靠光,洗澡做饭,满足日常”。但在看到光伏农业示范园内的“光伏+农业”的大棚之后,队员们眼前一亮,队员邹明浩更是说出了“光伏多电板,系统规模大,电能善农业,绿色节能佳。”的感叹。
“光伏+N” 农业N+
在进入园区后,光伏农业示范园相关负责人带领“小鲁班”们依次到渔业光伏规划区、多品种花卉生产区、精品农业及科研展示区、冬暖阴阳区以及食用菌生态区进行参观学习。一路上,“小鲁班”们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之后,了解到昌盛日电集团在不断的实践改进下,现已研发出5代20多种棚型。用户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对光照、温度的不同需求,科学配置棚型,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畜牧渔养殖的完美结合。
参观途中,鱼池上方架着一片又一片的太阳能板引起了“小鲁班”们的注意,光伏和渔业又有什么联系呢?同行的工作人员替我们解决了这个疑惑,在水池上方的太阳能板充分利用土地空间面积,除了太阳能的收集,还起到了遮光的作用,这样的形式代替了水藻覆盖遮光,对鱼的生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走到精品农业展示区内,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在不影响土地的性质下配置以高标准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进行农业种植,能够高度提升原有的土地效能产出。这样的模式也改变了农民原有的传统农作方式,从而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展示区内,“小鲁班”们看到了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切实的感受到了光伏大棚的实用性。
新型农业 未完待续
武城县光伏农业产业园,占地1000亩,采用‘光伏+农业’综合利用开发模式,棚上发电、棚内种植、棚中休闲观光,多元利用有限土地资源,让土地价值成倍叠加,实现了“光伏+N”,农业N+。
实践队员们在范庄社区附近考察时发现,大多数居民并未采用“光伏+农业”的模式,工作人员表示,光伏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目前并没有大规模使用,主要原因还是太阳能光伏运用在农业上需要一定量的指标,并不能想建就建。而另一方面,队员们也从周围农户中了解,在产业园未建成之前,大多数人并不接受这样的农业模式。一位老伯伯告诉我们:“之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会亏本。那是一年的收成啊,如果用了这个东西,到最后都没了,那我们咋办嘛!”但随着产业园的建成到现在的发展,农户们也都看到了光伏农业的优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鲁班”们将带着这份美丽乡村的信仰继续行走在三下乡的道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