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于2007年5、6月间,中国江苏的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该事件主要是由于水源地附近蓝藻大量堆积,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氢等异味物质。
而关于这场水污染的原因,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市政府称是持续高热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民间普遍认为是政府为了经济业绩大量兴建排污严重的化工厂,却对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恶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虚作假,使得太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事实上,从2007年太湖蓝藻时间爆发到2017年,江苏省为治理太湖水质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资金。
这十年,人们看到,每年夏季,仅在无锡每天就有超过千人专职打捞蓝藻,至今已累计打捞800多万吨;苏州、无锡、常州拆除水产养殖围网3万多亩,取缔迁移1000多处畜禽养殖场,清理湖底淤泥3700多万立方米;太湖流域关停化工企业多达5336家;环湖新建污水处理管网24500公里,足以绕太湖56圈,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5.3%;每年都从长江引入相当于半个太湖的水量,用于稀释湖水。
一方面是治理投入持续加大,另一方面却是媒体不断爆出的蓝藻年年仍在泛滥新闻。
另一方面,气温是诱因。2016年冬季太湖地区平均气温6.8℃,比常年同期高1.9℃。冬季积温(注: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613.2℃,比常年同期偏多164.3℃,为历史第一高,有利于蓝藻休眠越冬。气温偏高,越冬期太湖底泥中具有活性的蓝藻数量多,春季蓝藻复苏量也相应大增。
事实上,想要治理太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