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点点愁,月明人倚楼。”河坊街以杭州市区惟一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老街身份凝聚了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市井文化和建筑文化。
2019年7月7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新传学院“河坊街社情调查小队”向实践目的地出发了,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时代浪潮下,具体探访人文景点和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时代变迁,响应习书记的“腾笼换鸟”,小队踏上了河坊街的青石板。两旁尽是一块块庄重的“老字号”牌匾:万事利丝绸、张小泉刀剪、江南铜屋等,不胜枚举。而河坊街的魅力已不是一条丝绸,一把刀剪,一块铜片能够承载的,每一家商铺都是一个家族手艺的传承,都流淌着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它的精深要以博物馆的形式才能更好呈现。从清代宫廷刺绣服饰、明清民间刺绣服饰,清代文武官员官补、各色服饰刺绣配饰及小件到现代刺绣精品、现代缂丝精品;从张大隆到张小泉,“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脉脉相承,为人们展现着何为“工艺品”。
在游历了河坊街的各类的特色店铺后,小组团队来到了朱炳仁铜雕艺术馆, “江南铜屋”的四个大字挂在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风格的门楼上,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及子朱军岷集五代人倾其所能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成就集于三千平方米的居民大宅中的全部呈现。
甚至我们还有幸采访到了雕塑家朱军岷的助手宋子琦,倾听他讲解具体的铜雕工艺,以及对于朱军岷的看法,采访中宋子琦引用朱军岷的两句话给我们留下来深刻映象,“我确实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这是我的一个责任,让铜雕能够重新回家,回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回到中国人的家庭里面,让一种传统工艺回归,一把铜壶也蕴含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寄托。” ,“这个寂寞是必须扛得住的。最后真正留下来的都是能够撑下来的人。”
河坊街以其“宜居,宜商,宜游”而具有深度的古街发展模式,其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打造板块具有借鉴意义,将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成为未来街区发展所需的主流。而我们社会实践小队也在为期两天的实践中感受到了在时代发展潮流下,这些人文历史文化景点的旧瓶装新酒,紧随社会发展,推陈出新,同时又传承经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81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