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支教助力推普,情系乡村教育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作者:范燕

7月18日,为响应国家部委《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支教氛围,提高教育管理的顺畅程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特邀推普支教扶贫队胡俊松、廖静等人为恩施鹤峰太平镇民族中学的学生开展一系列“普通话学习”主题活动。

推普调研乡村,因材施教助宣讲

太平镇历史悠久,土家、苗、汉等民族世代杂居,和睦相处,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独特地域文化资源。推普支教团队针对太平镇现状,以推进当地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为目标,设计了一整套推普专项调查问卷,在走访当地村民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当地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学习状况及学习需求,为推普脱贫提供详实基础数据。

团队成员在与当地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的日常活动范围一般都在镇级以内,平日多用当地方言交流,平日很少主动参与到“推普”工作中,也很难感受到普通话的作用和重要性。依据学生日常用语、用字现状及当地本土文化资源,胡俊松等人积极备课,进一步完善普通话推广的教学方案,确保后续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字一句普通话,千言万语绘中华

课上,胡俊松从语言的演变谈起,为学生们讲述主流汉语的转移及南北汉语的融合过程,由此引申到普通话的由来,并阐明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也是扩大对外交流、提升国际形象的必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这一问题,胡俊松从三个方面做出具体解答,一是要明确要求,规定各级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普通话成为官方教学语言;二是要强化测试,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要规范词语,在继续注意语音规范的基础上规范词汇语法。

在推普小组成员的鼓励下,许多学生走上讲台用普通话进行自我介绍;诗歌诵读环节里,在胡俊松一字一句的耐心教读下,学生从羞于开口到大声跟读;胡俊松还就难分辨的四种声母发音(h、f、n、l)进行着重讲解,强化训练;以绕口令的方式,矫正发音部位,使学生掌握呼吸吐字的基本技巧,做到反应敏捷、用气自如、吐字清晰。

“山上五棵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箱里五条裤。伐了山上树,搬下架上的醋,射死林中的鹿,取出箱中的裤。”几轮互动下来,课堂氛围逐渐活跃。

国学吟诵进课堂,诗歌传唱促推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曲舒缓深沉的吟唱,瞬间将学生带入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原来唱出来的《水调歌头》这么动听,这种学诗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见,真是太有趣了。”学生们惊叹道。

为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廖静借助吟唱这一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传统诵读方式,也是国人解读汉语诗文时高效的教育学习方法。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她说道。

从楚辞到汉赋,从唐诗到宋词,经典的古文,配上耳熟能详的乐调,以吟代读,以唱代讲,在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接受国学经典的浸染和熏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以赛促学创新风,攻坚克难贵坚持

队员李师冲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城乡区域之间普及程度不平衡,该地区的学生普通话应用规范化水平不够高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净化校园用字环境,任重而道远。

推普小组在以课堂宣讲为主的前提下,还举办了一次“推普手抄报”比赛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全员参与。活动前,各班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队员黎玉琦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比赛要求,并提供成品以作示范,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素材,为手抄报创作找灵感。

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就版面设计、报头绘制、题材选择展开热烈讨论,彼此交流意见想法,用画笔阐释自己对 “推广普通话”的认识与理解。活动采取逐级推优的办法,推选出35张作品参赛进行评审,设立一、二、三等奖,并为获奖同学颁发小礼品,以作留念。获得第一名的朱睿真开心地说道:“我们在一起学习,这种融洽积极的氛围让我觉得很满足,很有归属感。”

“‘推普’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常抓不懈,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推普’之花开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黎玉琦为整个“普通话学习”主题活动总结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73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材料学院赴上硅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进行阶段总结会议
7月29日上午10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暑期科研实践团队长宁区分队顺利召开了阶段总结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对前一段时期所进行的科研实验及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并据此确定下一阶段的实验…
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AI惠今业,5G赋新能”调研团
智联机电,数据未来——工学院“AI惠今业,5G赋新能”调研团走进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本着调研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未来发展、服务社会等问题服务的初衷,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AI惠今业,5G赋新能”调研团于7…
无声世界 你我为爱发声
2019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将专业知识更好的运用于实践,我们自发组成团队积极响应国家2019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了由校团委主…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育爱心帮扶新农村”美丽中国实践团清理浒苔
近几年,青岛的海边一到夏天就会成为一片绿色的“草原”,沙滩上满满的全是浒苔。浒苔爆发,又称“绿潮”虽然无毒,但是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也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也会消耗海…
“传承沂蒙革命精神,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青岛科技大学赴红色沂蒙、台儿庄革命根据地
为了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7月25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红色沂蒙、台儿庄革命根据地调研团到达沂蒙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参观了沂蒙革命根据…
青岛科技大学“心系桑榆晚,情暖莲花开”关爱服务团百善孝为先
7月21日,数理学院“心系桑榆晚,情暖莲花开”关爱服务团如约来到莲花老年公寓,开始第四天的志愿服务。服务团的各位成员依旧热情高涨,对一天的工作充满期待。服务团的各位来到公寓时,公寓里的阿姨已经准备…
“极客鸟”深入孙家疃,便民服务零距离
“极客鸟”深入孙家疃,便民服务零距离7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极客鸟”义务维修团队再次来到孙家疃街道育海社区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帮助,在校外实…
教科院麓山教育学社赴张家界暑期社会实践团结束“红色筑梦之旅”
(通讯员陈吉祥梁月刘情)7月26日上午,麓山教育学社赴张家界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正式结束。实践活动申报于6月8日,地点为张家界慈利县泗水村东翔希望文化培训学校,招募的实践团成…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育爱心帮扶新农村”美丽中国实践团为晓望村茶产业拓宽销路
为了使当地的崂山茶拓宽销路,以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经济转型升级,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育爱心帮扶新农村”美丽中国实践团采访了当地茶农,并对当地的茶文化,茶产业进行了了解。晓望村成立了晓望…
燃烧吧,外联组
“只要能为迈奏心和希望小学的文艺晚会多增加一份绚烂,外联组早出晚归也是值得的。”外联组组长卢柯蓉在7月18日的心得里写道。7月18日是外联组外出拉赞助的第一天,也是外联组最为艰苦的一天。我们从队员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