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周年,这70年以来中国正在不断的进步着。为了感受70年以来莆田市的历史成就,7月12日至16日,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我看莆田新变化”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郑金凤的带领下,走访了莆田市博物馆、后黄村、东青村、岭下村,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参观博物馆,了解莆田发展历史
7月12日,实践队员们踏上了前往莆田市博物馆的路,莆田市博物馆内开放的展厅分别为馆藏文物精品展、历史文化陈列、莆田民俗文化陈列、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莆田历代书画展五大展厅。
踏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根记录着莆田历史进程的半荧幕式大柱子,再往里走,栩栩如生的雕像、岁月斑驳的老物件、各个姓氏的家训家规,每一件每一角落都刻画着莆田历史的光辉。来到一楼,陶瓷、青铜、玉器、竹木雕件等种类繁多的展品令实践队员们眼花缭乱。神秘湛蓝的青花、清雅淡薄的豆青、富丽堂皇的珐琅彩,“这里的每-件物品都闪耀着先人的智慧。”队员张子龙赞叹道。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进一步了解了莆仙文化知识,感受到了莆仙文化魅力,体验到了莆田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由此也切实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
推进乡村旅游,弘扬红色精神
7月14日,实践队员们在炎炎的夏日里来到了后黄村。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莆田市后黄村抢抓机遇,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与后黄村旅游景区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林莉聊天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得知,后黄村保存着众多上百年的华侨居民建筑,红砖瓦厝,保留着最原始的乡愁记忆,在村里不仅可以体验到莆田特色民俗、鲜果采摘等有趣的活动,还有文化类的项目如民俗文化博物馆、家风家训馆。
随后,实践队员们在村干部黄劲松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后黄村内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在这里实践队员们重温了老战士陈国柱的救国历程,认识了莆田荔城的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感受到从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到如今荔城丰富多元的党建工作模式。
后黄村通过以点带面,开发党建、团建、研学等产品,结合集特色农业、采摘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带动产业转型,促进村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观东青记忆馆,看东青新风貌
7月15日,实践队走进东青村,体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在东青村党支部组织委员王旭晖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东青记忆馆展厅。据了解,此展厅的建立旨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展示美丽东青的发展成就,留存历史,留住乡愁。王旭晖缓缓的讲诉这展厅的历史,一幅画面在眼前展开。
从过去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到如今平坦光滑干净的水泥路,从过去拥挤的“正心厝”到如今独栋的小楼房,透露出这个村庄全新的变化。在与村干部王旭晖和陈金忠的谈话中得知,在建设幸福家园过程中,东青村民积极配合参与。如今的东青村,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是居家养老的好地方,村民们可以通过种植枇杷、龙眼等水果增加收入。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东青村建设的会越来越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这个小村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感东圳移民精神,观岭下发展变化
为了解岭下村近几年的变化,7月16日,在指导老师郑金凤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这座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在岭下村村干部洪新勇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城厢区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洪新勇为我们介绍到:“此馆由引子区、“保护‘水缸’三搬迁”、“清风正气传家远”和“绿水青山焕新颜”四部分组成,承载了移民的历史与情怀,记录和展现了移民的风采。”随后,洪新勇带领实践队员们踏上了登山道,一路上他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岭下村的发展历程。原来几年前的岭下村是没有这么好的风景,曾是畜禽养殖污染比较严重的村庄,为了更好地发展,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自拆畜禽养殖场,整治环境,实施房屋立面改造,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为期四天的考察,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莆田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如今的新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设。
信息工程学院 王星晨 苏丽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