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心得(3)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关杰文

时间匆匆,犹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烛梦”三下乡活动已将要结束。怀着不舍,我在这静谧的夜里写下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总结心得。

在过去的十几天里,笑过,哭过,曾经热血,也曾无助,曾想过放弃,也曾挣扎着重新爬起,曾无比期待这天的到来,而今将辞黎郭,却又是如此地不舍。人本就是如此矛盾的个体,或许更应该说,正因为这种丰富而矛盾的感情,人便有别于其他的动物。

三下乡的第一天,在坐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巴士后,我们抵达了本次三下乡的基地——雷州市白沙镇黎郭小学。看见黎郭小学的第一眼,我的内心沉了一下。即使已经做过了心理准备,但在看见它的第一眼,我依旧有些难以接受,中规中矩的校大门,简陋的教学楼,草已经长及脚踝的足球场,满是沙土的水泥小路……似乎一切都在提醒着我这次三下乡是艰苦的。收起内心的无奈,我和大家努力地将住的寝室清理出来。住进自己清理出来的房间,我在做好吃苦的准备之后便昏昏睡去……

三下乡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招生工作。本以为收的学生并不会太多,但出乎意料,附近的学生与家长都十分热情,即便被告知名额已经满了,但他们依旧不断地希望我们允许他的孩子能来上课。在经过漫长的解释与劝说后,他们才不甘心地离开。

三下乡第三天也是正式上课的一天在我们准备好之后终于到来了。虽然是第一次真正教导一个班的学生,但大家并没有任何的胆怯。相反地,大家都信心满满,在那三尺讲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们。

虽然大家都是信心满满的,但终究还是被现实难倒了。在开班的第一天三年级便出现了有同学打架的情况,而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的队员们似乎有点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他们严厉地批评着打人者,追问着打人的原因,可面对着学生的闭口不言,他们似乎已经束手无措,只能让学生在保证不再打人后便让学生回班级继续上课。这终是我们经验的不足所致使的,所幸的是这给予了我们一次宝贵的经验并告诫我们仍有时间去学习如何处理。

开班的第二天,我迎来了本次三下乡教授的第一节课。虽然是一节看似普通的普通话课,但我依旧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可我终究还是过于紧张,在讲台上犯了不少的小错误,虽说是无伤大雅,但倘若是在真正的课堂上,这却是不可有的。这也使得我清楚了如今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未来我需要做好的,便是将这些缺点改正,将不足补好。

而后的数天,队员们都是在与孩子们相扶相助中共同成长着。确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学习得到的知识终究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实际操作过才是硬道理。

7月23日早8点,逐梦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在副队长与宣传组的陪同下,一起从黎郭小学乘坐巴士前往雷州市博物馆进行关于雷州石狗文化的调研。

不得不说,雷州的文化之大、之久,远远地出乎了我的意料。而这次的调研活动,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雷州位处世界著名雷区——雷州半岛中部,地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古为南交、周号越裳、楚属扬州、秦名象郡、汉置徐闻、隋称古合、唐改雷州,皆属南荒要服,古属百越之地,为俚、獠、傜、僮、苗、黎等各百越部族聚居之地。

“凡诸蛮种不一”,百越部族都有各自的崇拜图腾。以农耕及捕猎为生的俚人、僮人与苗人分别以狸(野猫)与猫为图腾,傜人先以盘瓠为图腾,后又以犬为图腾。但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百越人开始不断杂居相处,且在雷州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多样的社会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各部族开始了对各自原先的图腾崇拜经历了保留、演绎与融合的过程。古越人、俚人、獠人对雷神的崇拜与傜人、僮人对狗图腾的崇拜,逐渐成了雷州百越族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认同共识的图腾,而狗图腾崇拜自然成了雷州石狗文化的源流。

约在殷商之际,俚僚、僮人从黄河中下游往南迁徙至雷州。因雷州多雷电,为先民不可抵抗并惧怕的自然力量。逐渐地,他们崇拜雷神,祈求雷神的庇佑,开荒拓展,繁衍生息。春秋时期楚灭越后,越人相继迁雷,与俚僚人杂居相处,渐成为雷州的古越族,俗曰南蛮。“南蛮什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曰俚、曰僚、曰,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之所谓百越是也。”生活在雷州的百越族先民,他们在雷州特殊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对原先的图腾崇拜经历着保留、演绎与融汇的潜移默化、互取精华的过程。俚僚人对雷神的崇拜与瑶人对狗图腾的信奉,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被古越族文化所同化。因此,雷州石狗具有百物之形的特征,是多种图腾结合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形象。

雷州市是石狗文物分布较为密集,遗存丰富,并且保存较好的城市。全市已发现石狗近万尊,雕刻年代从战国时期至现代,跨越了将近2500年。现存的石狗多为玄武岩雕刻而成。现如今大部分石狗或由政府集中于雷州博物馆进行展览、保护,或由村民保护,或仍长眠于土地之下。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得以了解了雷州文化与雷州石狗文化的发展过程。但在外出实地考察野外石狗塑像时,我们看见了数只被破坏的石狗,不由得心疼。

雷州石狗文化如今已经悄然淡出世人的视线,假若不加以宣传,它将会成为一段历史,一段无人能懂,无人知晓的历史。作为由远古时代传下来的文化,我希望它能继续传承下去。

三下乡即将结束,心中隐隐不舍。黎郭小学也许真的不如其他队伍的基地那么风景优美,但孩子们课堂上认真听讲时,课后围在身边时的场景确实黎郭小学独有的,种种无力与辛苦,化作云烟散去。小朋友们的笑脸,真的十分治愈……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遇见不同的许多学校,但黎郭小学永远都会在我的心中占一定的地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62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感受张庄的文化生活
感受兰考张庄村的文化生活如今的张庄村,建成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年接待近万人次进行拓展训练;建成“四面红旗”纪念馆,再现当年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奋斗热情。张庄村的戏院和桐花书馆也向我们展示了当…
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感受张庄
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感受张庄我们采访了居民文大爷,了解到村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他说到村里的干部都是肯办事、办好事的人,村子发展起来了,村子里的卫生状况也好了。每天村干部们会带头…
巢湖学院走进刀耕火种,感受特色文化调研团队赴宁国云梯乡政府参观畲族文化宫以及与文化站
为了解、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巢湖学院走进刀耕火种,感受特色文化调研团于7月24日赴宁国云梯乡政府参观畲族文化宫。作为少数民族,畲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畲族的服饰、饮…
参观春光油坊和文氏醋业
参观春光油坊和文氏醋业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了张庄村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培养发展多个特色产业的脱贫策略。沿着幸福路,我们走访参观了多个特色产业。我们首先来到了春光油坊,采访了李阿姨,她向我们简单介…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心得(2)
三下乡活动结束了。细数这13天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有感动,也有感伤。如果把我们提前来到黎郭小学打扫,清洁,整理教室和宿舍的一天也算上的话,那么这次三下乡活动就是一共持续了14天。在这短短14天里,发生了…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心得(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验,从实践中来;智慧,从实践中来。实践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本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长了工作经验,锻炼了我的能力,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面对…
三鱣祠里有清风名与清江传万古,四知堂前迎白水寿同白石壮千秋
三鱣祠里清江传万古,四知堂前白石壮千秋——记天柱县宗祠文化调研团杨氏先祠之行2019年7月27日早上八点,资源与材料学院天柱县“寻前路,看来路”宗祠文化调研团一行五人在历程两小时的车程后,抵达黔东南苗…
赴烟台各水产市场,寻新旧水产养殖异同 烟台大学牧洋人实践队
烟台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烟台各水产市场,寻新旧水产养殖异同早晨的水产市场人声鼎沸,这也是只有在海滨城市才有的热闹景象。7月12号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牧洋人”实践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一大…
争做城市环境美容师
争做城市环境美容师——“环保在行动”实践团“环保在行动”实践团9位成员于2019年6月30日至7月15日在无锡户外进行了环保实践活动,由于这几天的气温高,成员在烈日炎炎下都有些吃不消,但是我们没有因为天气原…
在茶场感受环境的变化
在茶场感受环境的变化——“环保卫士”实践团2019年7月1日环保卫士实践团去往建勤茶场开展我们的实践活动美丽中国。低碳出行,我们在行动。为营造绿色环保好氛围,实践团成员徒步走至建勤茶场查看茶场环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