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英雄遗志”怀着敬仰的心情,探寻西安历史文化调研团参观了西安事变杨虎城旧址、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骊山“兵谏亭”以及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坪和宝塔山,重温了抗战历史,尤其是加深了对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感受到了民族英雄奋不顾身,有胆有识,不怕强权的民族大义精神,接受到了历史知识的教育和革命精神的熏陶。
上午,伴着夏日的声声蝉鸣,调研队来到西安事变杨虎城旧址。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人物,著名的爱国将领,24岁便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这位正气凛然,壮志凌云的爱国将领生平到底是怎样的呢?走进纪念馆,调研队的成员就被其建筑和院落布局的简洁、浑然一体、郁郁葱葱的风格所吸引,这正象征着杨虎城将军朴实无华的品质和无比崇高的气节。
纪念馆共设大小展室七个,分别展出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翔实地记录了将军一生的战斗历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位将军西安事变前夕互赠互勉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调研小队不由想起1936年那晚,张学良连夜与杨虎城磋商,几个小时后,西安事变震动中外。两位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实在让人可歌可泣。
随后,调研队来到了西安事变中另一位英雄——张学良的公馆。这里同时是西安事变纪念馆。院内有三栋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布设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等内容。在馆内,调研小组遇到了志愿者为我们详细讲解整个西安事变的经过,和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以及他的重要贡献。参考着丰富的历史材料,听着志愿者的讲解,调研小组成员仿佛回到了彼时救国救亡,千钧一发的时刻,看着玻璃柜中泛黄的张学良与他人的信件中,分明感受到了他迫切救国的心情。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如果没有这些抗日爱国英雄,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在馆中,小组成员意外发现了一本观众留言本,厚厚的留言本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访客激动的心情,的确,正如留言本上所说,我们今天纪念这场胜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下面对历史,我们面对所受的屈辱,前人的牺牲,是为了面对未来。
期间,调研团采访了馆内的志愿者和游客,并发放了准备好的调查问卷,主要询问他们对延安精神和西安事变旧址有哪些了解和自己的看法。通过调查问卷,小组成员更深刻和全面地了解到相关的红色知识和广泛的保护旧址的意见和看法。小组成员还发现这些旧址内基础设施健全,并且并未出现有乱收费、买卖纪念品的现象。
下午,探寻西安历史文化知识调研团全体成员到达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坪、宝塔山。宝塔是历史名城燕安的象征,是革命的圣地。宝塔山建于唐代,范仲淹曾在此题写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回到延安,把你的手放在宝塔山周围,”著名作家贺敬之的名字热情地歌颂着宝塔山在中国人眼中的神圣地位。在王家坪遗址的入口处,有七座大的蓝色瓷砖房。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礼堂。在这里,毛泽东果断采取了放弃延安的战术,毛泽东反复解释说,战斗不在于一个城市、一个池的得失,而主要在于消灭敌人的生死存亡。他说,今天放弃延安意味着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整个中国。这真的是让人折服的气概与战略头脑。身处其中,小组成员深受红色精神的感染,并感叹正是红色精神支撑着抗日英雄们的继续,才有了抗日的成功。的确,红色革命文化代表着希望,胜利,创造,勤奋,勇敢,自立,勤奋等。这是追求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最生动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西安事变旧址到王家坪和宝塔山,无不彰显着抗战岁月的印记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正如习近平同志讲的那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探寻这段抗日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站在时代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先烈们勇于奉献的品质和崇高的爱国情怀,时刻铭记珍爱和平,传承民族精神,圆梦中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54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