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10个镇,3个办事处,1630平方公里,53万人口,是我对确山——我的家乡的初步了解。作为土生土长的确山县人,在这里生活了19年,却是第一次以实践者的身份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这次跟随着郑州轻工业大学“科技支农三下乡,发现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的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之行,除却日常穿行在大街小巷领略到并习以为常的风土人情,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以往我所未注意到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家乡所发生的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亮出黄色治村理念,让社区建设活起来
为扶贫之路添一抹温暖的黄。提到扶贫,“河南省劳动模范”村支书丁新华这样说:“最是扶贫放不下,悠悠牵挂暖民心。”据丁书记介绍,社区扶贫工作自2016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后,现有贫困户22户39人,贫困发生率为1.36%。我们走访了其中两户贫困户,其中,身残志坚,积极生活的宋小毛夫妇令人记忆犹新。
宋小毛、唐小朵夫妇都是残疾人,靠自己的双手甩掉“穷帽子”,听说种夏枯草经济效益高,就把家里的7亩地全种上了夏枯草,播种、施肥、除草、采摘、出售,夜以继日地劳作,夫妻俩累得病倒几次。看着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2万多元钱,宋小毛、唐小朵夫妇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也不少,他们当年就主动申请脱了贫。看着宋小毛夫妇脸上绽放出的真挚而幸福的笑容,我更加感受到了村干部一心为民的服务心,更加相信国家扶贫政策能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图为在与宋小毛交流的队员们
近年来,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谈及未来的打算,丁新华说:“下一步,我们要创建生态村、文明村,要把村里的污水排出去,让村子真正美起来、静起来。”
开通绿色产业通道,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在产业集聚区,有这样一片“特殊的”产业,让我们一见便忍不住惊叹起来,铁铸成的提琴模型竖立于厂房前的空地上,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仿佛还在演奏美妙的乐章,这里,便是确山提琴产业园。
改革开放以来,从确山走出了一大批提琴产业从业者,尤其是制琴工匠在制琴界享有很高声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确山县围绕精准扶贫要求,结合实际,抢抓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驱动发展战略机遇,出台新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确山走出去的提琴产业从业者返乡创业。据接待我们的昊韵公司总经理李建明介绍,确山政府于2015年规划了这处占地600亩的提琴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了不少在北京的确山籍制琴师和相关配套企业回乡发展,而李建明等人也正是这个时候回乡创业的。
图为公司总经理李建明正在为队员讲解小提琴制作过程
从产业聚集区一路驶过,看着一栋栋标准化产业园拔地而起,我也心潮澎湃起来,这里是我的家乡,看到一代又一代人在家乡的召唤下,前赴后继地投身于家乡建设发展中去,我的心头,又为自己增添了一份责任,终有一天,我也要为家乡建设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让爱国意识强起来
一山一水一精神,深入红色景区,感受革命意志。山水相依林木葱郁的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无数革命先烈长眠于此,令人肃然起敬。入园,便看到高大的竹沟革命纪念碑,我们踏着台阶而上,注意到一共有107级台阶以及7个平台,这正象征着 “七七事变“。在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大家庄严肃立,向为新中国成立贡献出热血、青春和生命的先烈们默哀、鞠躬,缅怀先烈们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追忆战争年代那血雨腥风的战斗历史。
图为队员在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鞠躬缅怀先烈
先烈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 我也体会到确山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的精神意义所在,时过境迁,文化血统一脉相传,牢记历史才能不忘使命,这也正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意义!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颜色之中有红黄绿三原色,它们可以组合出多种多样的色彩。而“造化钟神秀”,在确山,这座陪伴我走过18年生活的县城,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县城,在政府的帮扶下,在人民的手中,温暖的黄色、清新的绿色、热情的红色被调和成当地人民五光十色的幸福新生活。
图为登高后的队员们
如今,新时代有了新号召,青年学子动起来,为确山发展添光彩。两天的社会实践,我们青年实践团既重走了红色足迹,探寻红色精神,也参观现代企业,感受工匠力量,既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情民意调研,也利用科技法律进行惠农志愿服务,既给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也慰问并探望了贫困群众和老党员……我们参观革命遗址,进企业,入乡村,访农户,充分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令人震撼的发展成就,并立志为老区确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年力量。确山自有确山建设的三原色,而我们青年实践者也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干,为老区发展的宏伟画卷添上五彩斑斓的一笔,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三原色,增添更多的生机与动力。(通讯员 申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46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