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十时左右,风和日丽,为实时了解渭南市合阳县甘井镇西阳村当地的苹果种植为当地村民带来的经济收益情况及相关扶贫信息,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村官”乡情民生实践团在热心职业果农彭建中的带领下,走进农户家中,亲自对他们进行关于苹果种植及产品化方面的调查问卷。一部分同学负责问卷、记录,与农户深入热情交谈;一部分负责拍摄,对过程进行纪实。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以采访问答填问卷的方式进行。最开始果农们有些拘谨,但了解到实践团一行的目的后,便敞开心扉,热情悉心地回答实践团的问题。整个问卷过程双方就苹果种植方面问题及当地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交谈,并根据不同果农的实际情况,删去一些实践团拟做问卷时未考虑到的较敏感的问题,如他们的收入情况等。
同时也会作额外的问题扩展,如问他们的子女之后是否愿意继续进行苹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其中大部分果农表示如果种植苹果仍能为家庭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或作为经济收入的一项组成,子女也有一定兴趣从事,不啻为一项良好的选择。
当提及是否愿意花费时间进行专业的苹果种植的培训后,大部分果农表示很愿意,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果农们先前种植苹果已接受过苹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果农们提及接受过指导后种植苹果为他们带来了更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他们是很愿意接受专业培训的。
在苹果的产品化问卷调查方面,实践团成员询问果农是否想过将苹果进行“二次加工”再进行销售,这样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其间对不太懂“二次加工”概念的果农实践团成员细致地给他们阐释。所进行问卷调查的果农的回复皆是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者想过但从来没实施过。部分有经验的果农更向实践团成员解释到他们这边的苹果每到成熟后都会有人前来采购,即他们不缺销路。而且对于将苹果“二次加工”做成如苹果酒、醋、饮料这类的产品可实施性不高,因为当地镇上即有一家苹果加工厂,自己进行“二次加工”周期长、不稳定、技术要求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直接销售与“二次加工”按劳动程度比较后并未带来相对较好的收入,二者大同小异。
图为实践团走进普通农户家中,进行问卷调查
苹果作为渭南合阳县甘井镇西阳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及特色,是当地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但在问卷采访过程中,经职业果农彭建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地仍有少部村民不种植苹果等收益更高的作物,为更详细全面地了解当地村民收入来源,进一步了解其中缘由,实践团成员在彭叔叔的带领下来到一户不种植苹果的村民家中。
在彭叔叔的热情帮助下,实践团的成员对这户的大娘进行了采访。当问及大娘为什么没有种植苹果这种经济收益更高的作物时,大娘说到她的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去管理,而且种苹果较累,所以就种植了玉米。实践团成员进一步询问不种苹果的部分原因是否在于种苹果技术方面要求较高。大娘告诉实践团成员她对种植苹果方面的确不太懂,这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实践团成员先前已了解到彭叔叔作为职业果农在当地进行讲课,便询问大娘听了这一类的课会不会有所帮助,此时在一旁的职业果农彭叔叔解释到讲课主要面对的是有些经验的果农,侧重点不在讲授苹果如何种植,而且种苹果如果想有较可观的收益,需要大规模种植,且时间周期长、技术高、专业性强、投资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种大娘选择玉米是更为合适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非苹果种植户家中,了解具体原因
为响应国家政策,助力精准扶贫。实践团成员又对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果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来到果农家中,阐明目的后,大爷满脸笑颜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实践团成员耐心细致地对果农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是否了解国家扶贫政策,对扶贫政策还满意吗时,大爷很激动、诚挚地说到:“满意!满意!种苹果让我们不饿肚子。”“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已切实惠及民生,农村人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全面脱贫已如箭在弦。”此时实践团队长彭程总结到。
图为贫困果农的留影,背景为贫困补助的相关图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5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