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善民歌研究小分队 编辑:西善民歌研究小分队
时间:2019年7月7日
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西善民歌研究小分队前往雨花台区岱山街道进行了群众采访,调查并记录了西善民歌在当地的受重视程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调研主旨
西善民歌的内涵非常广泛。从其内容来说,它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贫苦百姓的农耕生活最为丰富;从其来源来说,西善桥周边广袤地区的民歌都属西善民歌的范畴;从其为人所知的过程来说,经历了从没落到重生、从乡野到舞台、从传唱到传承的沧桑巨变。西善民歌的内容不可谓是不丰富的,作为南京市级非遗,西善民歌的活动地区主要在西善桥街道的岱山社区。此次活动旨在从群众的角度来探索西善民歌的影响力以及保护状况。
前期准备
团队成员搜集大量资料,询问数名西善桥街道的工作人员之后,选择了西善民歌活动最频繁的街道——岱山街道。成员确定了要走访的地点并针对性的设计了采访问题和走访方案、明确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以保证走访时拍照,记录,采访等工作井井有条。
全员合照 朱芷欣 摄
实地走访
团队先对街边的商店店家进行采访,采访了几家后,团队发现店家们并不了解西善民歌及相关活动的举办情况,然后我们进入小区,采访了几位纳凉的老人,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录音与记录。紧接着又采访了一些年轻人以及儿童,并且对小区的社区工作人员,比如说保安,清洁工进行采访。采访人群的年龄不限,社会职业不限,性别不限。从多角度,对西善民歌的受重视程度和其在当地的保护情况进行调查,获取实践数据。
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 朱芷欣 摄
实践效果
通过采访团队了解到一些居民知道社区有活动,也知道社区有时也会通过发传单来进行宣传。但是居民自身并不怎么关注,对民歌的了解也比较少,居民的活动参与度不高。而且社区成员组成复杂,地处郊区,人员流动性大,可能导致民歌宣传失效。为此我们从两方面原因进行研究:
居民方面:居民主观上对民歌不关注,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从而导致民歌传播范围有限,无法得到普及。
社区方面:西善民歌这类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的非遗文化,其保护、传承与当地社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当地有关于宣传西善民歌的博物馆目前闭馆修整,所以,在社区博物馆缺失的情况下,社区更要承担起这一份责任。我们了解到老人的培训与活动是分属两个机构管辖的,好的一方面是将一个复杂的工作分开,能够提高办事的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民歌、民歌艺术团、训练、活动于表演也许无法分得那么清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两个机构都有责任但又可以相互推脱的局面,所以如何高效的保护非遗,仍是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与当地老人交流 朱芷欣 摄
从居民和社区这两方面来看,西善民歌的传承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宣传效果也不尽人意,音乐类的非遗如何在传承过程中吸引更多的人并且非遗的本质不发生改变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在之后的工作中,要集中多方面的力量,包括社区的、政府的多方位宣传,包括对民众普及西善民歌的知识等等,将非遗传承视为自己的责任,并为此多出一份力。
除此以外,如何让音乐类非遗在与居民和谐共处的情况下,能够散发出自己的光彩,吸引到更多的人是接下来的一个难题。我们当大学生也该对音乐类非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将非遗保护意识扎根于每一个人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