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甜甜老师的书法课堂)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书法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因此,本元气社会实践队的特色课堂开展中也包括了硬笔书法的教学。
在课堂上,书法老师先从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引导学生,写字时双腿自然放平,腰板要直,左右肩膀等高,眼睛与本子的距离要保持30厘米左右。握笔右手执笔,拇指、食指捏住笔杆的中下部,捏笔不易太使劲儿,运笔时各个手指要协调统一。学生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坐好。为了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各位书法授课老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幽默比喻来让同学们进入书法的海洋当中。如:把同一个字不一样的写法写在一起进行对比,可使孩子们从审美角度去辨别字形,再是把偏旁三点水看做几个人互相盼顾,这样更形象的展示加深孩子的印象,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学生对书法的了解更通俗易懂。
在引导学生进入初步阶段后,书法教师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一笔、每个字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怎样表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长此以往,通过“观察——分析——书写” 的过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在学习当中便会向字的整体看齐。点、横、竖、撇、捺在教室中回荡,是每一笔每一划组成了每一个字,同样也点缀了孩子的心灵。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教会学生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情感,民族的精神。本实践队秉承着国家的教育理念,将教学宗旨紧跟到底,让学生在十二天的学习当中收获到一份不一样的书法知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16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