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芒果皮探究粤首个“厨师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记者站芒果皮一“厨”好戏社会实践队 作者:温蕙侨

如何更好地提升客家特色美食水平,从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实施精准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中大新华记者站芒果皮一“厨”好戏社会实践队一行13人以《精准扶贫树品牌,乡村振兴奔小康——广东梅州玉水村以“厨乡玉水”品牌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案例研究》为主题,来到梅州市展开了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

在梅州有一个特色小山村,该村厨师资源丰富,全村约2700个户籍人口中,从事餐饮服务的超千人,年薪20万元以上的厨师逾百人,东至上海、西至甘肃、北至黑龙江,遍布全国27个省份,一年带回劳务收入达5000多万元。

全省首个“广东厨师之乡”玉水村,它坐落于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东北角山区。

(玉水村风貌。通讯员 石雨晨 摄)

记者调研发现,中国中生代顶尖五十强厨师郭开扬、“中国创艺菜领军人物”“180万拍一只姜蓉鸡”制作人郭科、“中华金厨奖”得主朱世雄等名厨皆出自此村。

(全省首块“广东厨师之乡”牌匾。通讯员 唐汉丞 摄)

2018年12月27日,主题为“厨出玉水·寻味梅县”的梅州市梅县区客家菜师傅工程“十个一”系列活动在梅州市梅县区玉水村举行,广东烹饪协会会长余立富为玉水村颁发了全省首块“广东厨师之乡”牌匾。

(芒果皮一“厨”好戏社会实践队合照。通讯员 唐汉丞 摄)

走进玉水,了解粤首个“厨乡”

实践队员来到玉水村村口,一面颇具客家建筑特色的白墙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力,墙上有一位厨师正在烹调美食,食物的香味萦绕着“广东厨师之乡”这六个字。

(玉水村风貌。通讯员 唐汉丞 摄)

玉水村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的柚子树透露出梅州客家地区田园无限好风光,灰瓦白墙展示了玉水村独特的乡风乡貌,几位拿着扇子坐在门前谈笑的老人悠然自得,农田里忙着插秧的农户们正在辛勤劳作。

玉水乡间湛蓝的天空,葱绿的水田让人不禁停下了脚步,脱掉了内心的浮躁,贪婪地感受着这里的舒缓和安静。

(玉水村风貌。通讯员 李少玲 摄)

(玉水村风貌。通讯员 唐汉丞 摄)

(玉水村风貌。通讯员 石雨晨 摄)

实践队员了解到玉水村因山水清如玉而得名,自然禀赋优越,有丰富的煤、铜、矿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以沙田柚、柑桔、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素有“上村有煤、下村有铜、全村有果”的美誉。

从“煤炭村”到“厨师村”的转型之路

玉水村成为广东烹饪协会认定的、全省第一个“厨师之乡”,与村中的先行者有着莫大的关系。

“玉水厨乡”的故事是从村头的两间小店开始的。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玉水村的采煤行业发展势头正盛,为解决大量矿工吃饭的问题,乡厨郭达清和郭佑胜在村头开设了“桥头小店”和“荣锦饮食”两家小店。

(桥头小店。通讯员 石雨晨 摄)

(荣锦饮食。通讯员 石雨晨 摄)

后来,村里的煤矿关停,村里的矿工和年轻人纷纷放下了挖煤铲,掌起了大勺,走向厨师行业。

从“煤炭村”到“厨师村”,从“乡厨文化”到“名厨辈出”,最终造就“厨乡玉水”的美誉,老一辈乡厨郭达清和“老大哥”郭开扬是先行者也是见证者。

郭达清开设的“桥头小店”是村里的第一家饭店,现已经由大棚式的大排档转变成双层住宅,门口挂着的两个大红灯笼迎着风微微摇晃着,金色的“桥头小店”四个字篆刻在门面高处的红色墙砖上。

(桥头小店是玉水村一个时代的标志。通讯员 石雨晨 摄)

如今已经褪去了当时的热闹与喧嚣,作为一位“玉水厨乡”的见证者,安安静静地伫立在村子里,感受着新时代玉水的变化和发展。

(老一辈乡厨郭达清。通讯员 石雨晨 摄)

郭开扬并非厨师出身,当年他不愿在玉水做一辈子简单的煤矿工人,便凭借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勤奋拼搏”的精神,出外拜师,磨练厨艺,获得了“中国中生代五十强厨师”和“果木牛排之父”的荣誉称号。

他把村子里的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送上了外出求学之路,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名厨,为“厨师村”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契机。

“厨乡玉水” 名厨传承创新客家菜

悠久的历史、优良的地理环境、富饶的物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独树一帜的梅州客家菜。玉水厨师不断地改革创新,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赋予传统无限生命力,打造出“厨乡玉水”的金字招牌。

(玉水厨师正在烹饪客家菜。通讯员 石雨晨 摄)

玉水厨师不仅继承客家菜的烹饪传统,还吸取“异乡他帮”烹饪技术之所长,样样烹饪皆入味,为客家菜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玉水厨师正在烹饪客家菜。通讯员 石雨晨 摄)

(玉水厨师正在烹饪客家菜。通讯员 石雨晨 摄)

“在创新客家菜方面,我会将一些符合当代年轻人口味食材融入传统的客家菜元素,同时体现出传统的客家菜精神。” 中国金牌总厨高级顾问杨政保说道,在适时创新的同时不能忘了客家菜的本质,因为这才是客家菜留住人的地方。

“我17岁就离开了梅州,但出门在外就特别想念自己家乡的味道,但是回来之后还是很难吃到以前的味道,是因为现在的食物产业链几乎都不是原始的种养方法,所以很多食物都找不到原来儿时乡村的味道。”

乘政策之东风,打造“厨乡玉水”品牌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的《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梅州市把实施“客家菜师傅”工程作为落实“粤菜师傅”工程的重要抓手,把培养专业客家菜烹饪人才作为精准扶贫、教育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玉水村作为首个试点地,在打造“厨乡玉水”的品牌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道路。

玉水村村委郭勇祥向我们讲述,玉水村村委会,原本是村里的第一间学校“玉水公学”,由贤郭楚壮带头筹资建成,撤校并班后便成了村委会的办公地点。

(玉水村村委会。通讯员 唐汉丞 摄)

(实践队队员与村委郭勇祥进行交流。通讯员 石雨晨 摄)

在村委会的对面,名为“楚壮堂”的厨乡文化展馆对外开放着。展馆内记录着玉水村的村情村貌。

(“楚壮堂”的厨乡文化展馆。通讯员 石雨晨 摄)

馆内设有“厨乡起源”“名厨风采”“厨乡规划”等多个板块。文化展馆的打造,向大众清晰地展现出“厨乡玉水”的品牌。

(实践队队员参观厨乡文化展馆。通讯员 石雨晨 摄)

玉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罗明翔向我们介绍道,政府高度支持玉水的发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内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实施产业帮扶、促进培训和就业扶贫这四大方面对玉水村进行帮扶,为玉水村实现全面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实践队队员与罗明翔第一书记进行交流。通讯员 石雨晨 摄)

在未来,玉水村将继续以“厨乡”为契机,打造美丽乡村,擦亮厨乡品牌,继续推动乡村振兴。

(芒果皮一“厨”好戏社会实践队在玉水村进行调研。通讯员 唐汉丞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0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资环学院本科生地理科学党支部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理念新行动重塑新文化,促进大学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我院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创新开展传播生态文明理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环……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地信2002团支部金晖助老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10月16日9时,我院地信2002团支部前往洪山区晒湖社区爱心养老院开展青年志愿者金晖助老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此次志愿活动以“敬老月”为契机,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亲传统美德。……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阳光心理,健康成长

随州8月7日电(通讯员董娟)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单亲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改善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指尖绽放艺术,守护七彩童心

随州8月9日电(通讯员董娟)为激发学生独具一格的创造力、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7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红心筑梦”实践队来到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骆家河村居委会,为“……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仰望星空,守护希望

转眼从盛夏到立秋,我才惊觉,原来我已经回到家了,原来我的随州之旅已经结束了。从繁华的武汉,到淳朴的随州市府河镇;从一名充满活力的青年学生,到可以独当一面传授知识的老师,我也……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红心筑梦,开班起航

中国青年网随州8月5日电(通讯员董娟)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认真推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红心起航

随州8月5日电(通讯员董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仰望星空,逐梦前行

随州7月28日电(通讯员董娟)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青春有我”的青春誓言,7月24日早,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联合骆家河村开展的“七彩假期”暑期夏令营课程迎…… You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最新发布

岭师晴天三下乡|开始恍如昨天
中午开始,孩子们不停地为今晚的文艺汇演训练和彩排,教学楼的歌声与指导排练的声音杂糅在一起,空气弥漫着激情。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第九天了,文艺会演的到来,预示着我们距离离开的时间越来越短。说着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月色中的汉川公园
7月14日的夜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经济学院赴汉川志愿服务队活动又来到了美丽而静谧的汉川公园。昨天我们便来过汉川公园进行考察,但今天我们故地重游时,却因天色已晚,见到了不同的景色。淡淡的月光笼…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脱贫帮富 筑梦聊城”扶贫调研团与当地领导开展座谈会
7月22日上午10:00,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脱贫帮富筑梦聊城”扶贫调研团在尹集镇会议室与当地领导开展座谈会。高唐县团委副书记董大震、尹集镇常立海主任、尹集镇团委书记吕国栋、团队指导老师焦琛和团队成员…
“同心追梦”三下乡之问卷调查
时间总像个贪玩的孩子,不让我轻易抓住,一不小心,又溜走了。这么快,三下乡已经到了第六天,今天,我的行程非常简单,早上在酒店写稿,下午出去派发问卷。派发问卷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商户并不…
走起来,秀出你的风采
距离文艺晚会还有3天时间,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都在紧密地对孩子们展开第二课堂的训练。其中孩子们的走秀表演进步颇大,每个孩子在舞台上都走出了自信与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
坚持长期支教活动,让孩子茁壮成长
今天是7月24日,三下乡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十天,我的课也上得差不多了。在教学中,体会到身为老师的不容易:即使你用心备课备了很久,但是你的学生还是会不听讲;有很多事情都会消耗你的耐心和时间,还要帮忙…
你们知不知道,老师其实也是一个孩子
来到长坡小学已经十天了,早已习惯忙忙碌碌的日子。上课,备课是很多组员的日常操作,我们是孩子们的老师,但其实,我们也还是个孩子。想来很多同伴都从未思考过自己站上讲台的给孩子们上课的样子,从未想过…
“同心追梦”调研不止,同心向前
七月十九日,是“同心追梦”社会实践队第一次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和派发问卷。调研组的小伙伴前一天很辛苦地去踩过点,这也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从大马路走进,慢慢地呈现出一幅远离城市的景象,很震撼…
童声齐传颂,经典“咏”流传
(通讯员彭新杨绪慧王也)7月23日下午3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暑期赴张家界社会实践团的刘情老师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利用习题练习课的余下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刘老师给学生们每人发了一张打印好的《论…
聚焦土地资源 聆听农民心声
自十九大提出聚焦土地资源,进行土地改革,各省各市纷纷响应。为了解土地改革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7月2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民和县“聚焦土地资源”调研队队员来到青海省民和县韩家咀村进行实地调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