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服务兴乡村”号召,切实深化“双百双进”活动,有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7月12日至16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拾忆抗战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徐村村开展以“文化振兴”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
搜集资料,明确任务。出征前,指导老师针对实践成员前期搜集的资料、任务分工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资料搜集上,一是,收集方式与寻找渠道应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上的资料,可从档案馆、文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多种途径进行搜集、整理;二是,搜集内容应广泛化,不能只围绕“营救美国飞行员杜立特”这一个事件点,应由点及面,站在浙西抗战的历史背景下来对相关的抗战历史与典型故事进行搜集。从一个区域整体性视角来审视徐村抗战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三是,从抗战文化发掘、振兴入手,把村庄抗战文化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寻求抗战文化传承的新活力。文化的传承,始终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打造一种更具发展潜力与传承价值的新时代乡村抗战文化。
初访徐村,了解概况。为了对徐村的整体情况首先有所了解,团队成员首先对村干部林华主任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村主任的介绍,成员了解到,徐村除了有轰动一时的“营救美国飞行员杜立特”事件之外,还有历史名人李时珍采药的事迹遗存和数十位地下共产党秘密抗战事迹。可见,徐村在历史文化方面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值得深入发掘与大力振兴。同时,村主任还详细介绍了徐村的果蔬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概况,尤其是徐村仙草小镇的中药材产业和葡萄园采摘基地是村庄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深度调查,寻找亮点。为了进一步寻找与发掘徐村抗战文化的历史,团队成员找到《徐村村志》《走进徐村》《徐村地下党抗战史料》编撰者孙飞虎先生,了解了徐村的村庄历史与抗战经过。孙先生从一位普通徐村村民的角度来谈及个人对徐村历史文化的爱好及对今后抗战文化保存、发展与传承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徐村抗战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必须要有人来做,而他则有浓厚的兴趣为之付出努力,同时,文化的振兴必须与农村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振兴文化软实力,才能实现徐村的乡村振兴。此外,团队成员还访谈了多位当地村民和村干部,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加强了对徐村的了解。首先,村民自身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比较单一,广场舞、搓麻将、看电视等,对各种文化下乡等表演类节目的需求比较旺盛,希望村庄内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多元化。其次,部分村干部认为当前乡村的历史文化发掘仍远远不够,硬件设施不完善、项目资金短缺、领导关注度不够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再次,村民和村干部都认为,徐村抗战文化的发掘与宣传必须要与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例如生态旅游、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具有徐村特色的现代旅游文化产业。
梳理脉络,对症下药。徐村的抗战文化是一大特色,果蔬产业发展是经济基础,如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抗战文化的发掘与振兴是团队成员在实地调查中一直在思考的关键问题。结合团队成员在当地乡镇政府的访谈与了解,进一步确认了徐村抗战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相联系,发掘与培育具有活力的新时代乡村抗战文化。综合相关的访谈材料与文献资料,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徐村抗战文化的发掘与振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营救美国飞行员杜立特”事件为蓝本来进行文化产业的振兴,设计符合徐村特色的宣传册、宣传标志和宣传品,建设抗战文化纪念馆,设立抗战文化教育基地。二是,结合徐村现有的果蔬产业,把抗战文化内涵注入产业发展过程中去,形成几个具有徐村特色的现代产业经济品牌,例如,已注册的徐村“杜立特葡萄”。三是,衔接徐村周边的天目山、火山大石谷等优势景区,把徐村抗战文化宣传作为一个红色旅游观光点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其中,进一步扩大徐村抗战文化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影响力。
此次实地调查,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团队成员却收获满满。从对徐村只有一个初步了解,到聚焦于抗战文化的发掘与振兴的调查,再到为徐村抗战文化宣传与弘扬建言献策,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充分准备、认真调查与努力思考。通过实地调查,团队成员也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抗战文化发掘与振兴所面临的困境,深入思考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可能出路,等等。可见,徐村抗战文化的实地调查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准确了解了乡村抗战文化的现状与问题,更是促使团队成员去深入把握文化振兴与传承所需要付出的种种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