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们跨进大学校园已经有一年之久,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差别所在——实践。我们的社会实践,才是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为了更好的了解、传承、宣传非遗文化,我们零度手工社开展了“美丽浙江,文艺非遗”暑期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实践,深入学习杭绣、盘扣等非遗文化,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宣传非遗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分析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我们平时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仅仅局限在纪录片、报刊的介绍,缺乏对于非遗文化的具体认知与感受,所以这次的社会实践从实践入手,是我们与非遗文化更进一步的契机。我们来到位于杭州市下城区竹竿巷的非遗文化体验馆,跟随着工作人员一起,了解杭州的非遗文化,亲自体验制作杭绣、盘扣。
走进位于竹竿巷的这间非遗体验馆,就能看见墙上装裱的各种非遗文化的手工作品。我最喜欢的是盘扣的作品,以前我对于盘扣的了解少之又少,总觉得盘扣只不过是旗袍等传统服饰的装饰而已,可是在这里,我开始感受到小小的盘扣焕发出的新魅力。蝴蝶、金鱼、凤凰、扇子等造型,通过盘扣的演绎,色彩鲜明,仿佛呼之欲出。还有作品以盘扣为单位,组成极富东方韵味的旗袍作品,这样的盘扣作品,单独便是一件值得玩味欣赏的工艺品。被馆内精美盘扣所吸引,我们也跟着工作人员学习起了制作简单盘扣。我们跟着老师,用一根粗绳环绕一圈,将端头从合适的地方穿出、抽紧,经过小小的整理之后,简单的盘扣便完成了。尽管我们学习制作的盘扣不像馆内展出的那般精美,造型也非常普通,但是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乐趣。在亲身制作的同时,我明确的感受到自己亲近着非遗文化,并期望以一己之力传承非遗文化,这也是我们“问艺小分队”此行的目的。
学会了盘扣的制作,我们走进了杭绣的小展厅。与其说这是杭绣的小展厅,倒不如说这是杭绣的小教室,教室里布置有一排绣台,专门供前来参观的访客学习、体验,在教室的周围也能欣赏到许多老师、访客的作品。其实,杭绣在民间刺绣的发展过程中还衍生了闺阁绣及宫廷绣。纵观历史,其发展受到了建制、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凸显个性的同时相互共存,彼此交集。日晷影移,岁月沉浮,有的稍纵即逝,有的在时代发展中得到了质的飞跃。如今我们看到的杭绣,除了传统的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寿桃、如意、八卦、西湖风景等传统图案外,也有许多现代化的作品,比如人物速写等。惊叹于杭绣作品的细致精美,我们也开始跟随着工作人员学起了杭绣。首先是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我选择了一朵荷花。接下来就开始穿针引线,杭绣的穿针引线不同于平常的绣法,有自己独特的打结方式,能够做到起针收针都让人看不出来,让图案更加干净精美。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杭绣的基本技巧,能够绣制简单的线条、图案。但是学习杭绣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一针一线的绣法都要做到尽可能的圆润流畅,我们短时间的学习只不过是入门而已。即便如此,我仍深深的爱上了杭绣文化,同时我也领悟到,非遗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我们耐心探索,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应当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存在。
在体验馆的几天中,工作人员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杭州武林方言、武林街坊巷传说、岳飞传说、京剧麒派表演、天香楼菜肴、杭州织锦技艺、赵氏正骨等首批18项街道级非遗项目,展馆内还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在玻璃柜中,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非遗文化。“我们的体验馆不仅能看,还能体验、传习……”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为了助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他们积极搭建专业学习平台,对武林非遗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报名,报满10人后体验馆便会开班教授,教授的内容包括古琴、杭绣、盘扣。
在初步掌握杭绣、盘扣等非遗的制作后,我们零度问艺小分队决定,在成员们各自的居住社区内,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更好的传播非遗文化。社区内的非遗传承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大家都对非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乐于学习体验。为了更好的了解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认可程度,我们还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车结果的分析,我们高兴地了解到,公众对于非遗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可和学习热情,但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非遗文化传承的力度仍然不够,非遗文化的传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这次“美丽浙江,文艺非遗”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中国非遗注重从经史子集和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中汲取营养,在社会伦理、道德引领和情绪梳理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深层文化基因。非遗以艺术方式表达,从精神层面影响民族的审美,对个体表现为情趣和格调,对公众则集中体现为风尚和风貌。民族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我们传承者作为价值主体,理应随着认知的深化进行理性的开拓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理应肩负起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重任。零度问艺小分队的实践,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将持续关注非遗文化,因为我们知道,文化遗产是五千年的珍藏,薪火相传是每代人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