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沂南7月19日电(通讯员 赵刘宁)7月20日上午,山东工商学院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进行参观学习。刚刚来到“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同学们就被其广阔以及独特的美景所吸引,每个人的脸上都表达出内心的喜悦以及对这里的喜欢,不禁令人心中感慨:好想定居在这里!
(同学们走进“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参观学习 张双 摄)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虽然是国家耗费巨资进行改造修建的,但来到这里之后,就会发现这份投资是多么的有意义,“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可以说“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正是对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完全担得起“山东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的称号。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设计规划 张双 摄)走在朱家林的小路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其独特的创意,与生活、生态相结合的创意,在惊叹其新奇的同时又不会感觉到违和。这就要归功于“朱家林”引进的大量创客们的驻入以及各高校共同的研究了。
(同学们在了解有哪些品牌及高校入驻 方阳 摄)最让同学们惊奇的莫过于在这里发现了“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在山东还未开始完全实施“垃圾分类”时,这里却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或许这就是“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能够保持“绿水青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实施垃圾分类的图片 杨瑞普 摄)随着不断的深入,到了“朱家林非文化遗产展示馆”,同学们深深被其中的陈列吸引力,一个个不禁上前观看,同时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更是动手尝试了起来……
(同学们亲手尝试用纺线车纺线 张双 摄) (同学们参观非文化遗产展览馆 张双 摄)在恋恋不舍中,同学们告别了“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前往“沂蒙红嫂纪念馆”。
(告别“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前的合影 杨瑞普 摄)随着讲解人员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踏进了这片红色故土。
(“沂蒙红嫂纪念馆”展牌 张双 摄)红嫂明德英是一位哑妇,以前更是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但当她看到受伤的小战士,她想的不是如果逃避危险,而是泰然应对日军,为拯救小战士,更是解开衣襟,将自己的乳汁滴入小战士的口中。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气,红嫂明德英不仅将生死置之度外,还敢于抛开世俗,这种真心实意的军民鱼水情,在今天十分重要是何等的重要。
(红嫂明德英救助战士的图片 杨瑞普 摄)沂蒙母亲王换于冒着生命危险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了42名革命后代,王换于自己家的4个孩子却因照顾不周不幸夭折,当八路军战士白铁华42年后找到王换于时,沂蒙母亲王换于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你可回来了,娘念着你的那颗心悬了四十二年哪!”这是何等的感人。当记者问到沂蒙母亲王换于有很多救助过的伤员却没有再来看望她时,她的回答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恩情是水,不是债。”这是何等高度的认知,何等高尚的情怀,这种精神我们怎能、又怎敢不去传承、不去学习呢?
(沂蒙母亲王换于的事迹 杨瑞普 摄)
沂蒙大姐李桂芳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妇女用肩膀扛起“火线桥”,可以说,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托起了通往革命胜利的桥梁。这些红嫂中有人还怀着身孕,有人落下一身病根,有人终身不育……
(沂蒙大姐李桂芳率领妇女扛起“火线桥”杨瑞普 摄)拥军妈妈胡玉萍,一个身材不高,但却让人敬佩的女巨人,靠养猪、拣废品,胡玉萍捐款捐物达15万多元,主动多上交党费一万多元,可以说,拥军妈妈胡玉萍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撑起了“无私奉献”这片天,这种爱党、爱国的精神只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继承、去发扬!
(拥军妈妈胡玉萍捐钱捐物的事迹 杨瑞普 摄)
随着一点点的了解,同学们的表情由刚开始的肃穆变为敬佩,再变为震撼,同学们都说:“这种伟大的‘红嫂精神’,一定要,也必定会代代传下去!”这是时代的精神,也是社会与国家永远的需要。
(同学们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的合照 杨瑞普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4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