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延河水,巍巍清凉山。
延安,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7月6日,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开展以“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寻访红色遗迹、追忆红色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沿着这绿水青山如火如荼地展开调研走访活动。
带着追寻革命足迹的赤诚、带着对延安精神的探索之心,实践团队来到记载了那一段光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重回不平凡的革命岁月,学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的卓越实践成果,向为党和祖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人致敬。走进纪念馆内,好像穿越回80年前的激情岁月,馆藏文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了解党中央在延安的光辉业绩、掌握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情况和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斗争历史,熟悉毛泽东和延安精神内涵及其伟大意义。
实践团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举行了“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的万人签字活动,向更多的人传递长征·延安精神。这项签字活动,就是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下去,让大家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团队成员积极向前来观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签字活动很快引起观展人员的注意,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此外,实践团队成员偶遇华中科技大学赴延安考察的社会实践团队,同学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并学习延安精神。尽管天气炎热,签字活动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实践团队这次的延安之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学习革命者的精神,相信这种精神永存不朽。条幅在大家手中传递,传递的不仅是一种信任,更多的是大家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
之后实践团队到达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并重点学习参观了这里的红色精神与历史足迹。在延安宝塔山对面一个叫棉土沟的半山坡上,坐落着几孔窑洞,虽然被岁月留下风蚀的足迹,但它仍展现出永垂不朽的姿态。它的名字叫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旧址位于延安市棉土沟,遗存窑洞百余孔,就是在这窑洞中,老一辈革命家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决定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老一辈革命家们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接着实践团队去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中央大礼堂。在后面的小山坡上,坐落着一排颇具陕北风格的窑洞,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前辈当年的住处。这里到处展现出红色精神,虽然当时物质生活及其匮乏,但他们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完成一个又一个历史任务。
此外,团队成员去往新闻纪念馆,在路上对当地老人进行访谈。团队成员就延安近些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怎样理解和传承延安精神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当地老人的回答是:延安近几年的发展很快,延安从小土楼到高楼大厦的建立,交通的便利,社会商品的日益丰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及近年来实施的“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农、红色旅游兴业”三大发展战略,为延安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战争是最残忍、最艰苦的,作为国家栋梁的年轻人不要忘记革命历史,但也不要害怕,为了国家和人民要勇于作斗争。
此次延安之行还在进行中,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当中,团队成员会秉持坚定的信念,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勤勉,弘扬延安精神,争做向上向善的时代好青年,为祖国明天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长征·延安精神也将激励每一名青年学子继续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38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